第3版:综 合

乡宁:凝心聚力推动脱贫攻坚“再出发”

  截至2017年底,在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下,乡宁县完成了脱贫攻坚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县3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脱贫10632户、3735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降至0.84%。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宁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再次出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不仅工作脚踏实地,更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充分享受到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地制宜振兴产业

  走进乡宁县尉庄乡丰兴源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摘连翘叶的农户们刚刚归来。丰兴源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2018年4月刚刚投入生产的新兴企业,是尉庄乡依托当地野生中药材丰富的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随着连翘生产加工产业链的延伸,周边贫困户及农户依靠产业致富的信心逐步增强。
  东坡村的贫困户乔红贤是丰兴源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老员工,每天靠摘连翘能收入100元。乔家坡村的贫困户文天明看准了连翘产业的未来,自己种了5亩连翘。“连翘采摘期长,从4月底能摘到10月,不仅收入有保障,还不累,照顾家、种地两不误,一年能多收入近2万元,生活更有保障了。”
  搞好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绘就高质量脱贫蓝图。2018年,乡宁县将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从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延伸到提质增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整改,各项工作逐步完善。
  为了让产业发展有支柱,乡宁县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奖补政策:由县财政拿出3178万元,对贫困户发展的种植类10个项目、养殖类7个项目进行户均4000到8000元补助;采取“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培育壮大了戎子、琪尔康、昱德新、凤凰山等一批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4个,培育科技示范户810户,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技能免费培训;对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产业的44个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奖补,2777户贫困户9419人通过委托代养等方式实现增收。
  一大批以乡镇为实施主体的产业也发展起来:西坡镇韩咀民喜养殖专业合作社、赵院鑫农养殖专业合作社近日分别引进种兔500组,光华镇上窑村年初投产的服装加工厂,截至目前已吸纳贫困户20余人就业,双鹤乡孝义村成立的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建成高标准大棚10座,种植各类菌类12万余棒,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100余人……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强弱补短综合施策

  “以前村里的雨天泥泞难走,什么都不方便,村里的果子运不出去,也没啥收入。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娃的媳妇都好找了。”乡宁县枣岭乡谭坪村的闫存章指着村边新建的村级道路高兴地说。
  在管头镇后岭村,村民乔谢民搬进了新房子,“过去,祖祖辈辈吃水都靠双肩从崖下往上挑,一下雨就与外界断了联系。现在搬进新房子,再也不用发愁了!”
  修路、搬家,这是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是乡宁县举全县之力,下“绣花”功夫,弥补问题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弯道赶超,奋力打赢脱贫攻坚站的成果。
  今年以来,乡宁县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阶段性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刻不能放松。在乡宁脱贫攻坚动态群里,各乡镇、职能部门,驻村帮扶人员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常态化,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工作以压力传导、挂图作战、倒逼工期、抢抓进度的方式进行。
  紧抓贫困地区建设一刻不能懈怠。截至2018年4月底,乡宁县总投资近8亿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其中,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5个,实施284条470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和245万平方米街巷硬化工程,实施344处水利扶贫工程,新建改建乡村卫生室89个,投资2075万元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建设美丽乡村。
  服务贫困地区百姓一点不打折扣。截至目前,乡宁县已经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从小学到大学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健康扶贫医疗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特困人员“应养尽养”、残疾人“应补尽补”全覆盖。新建的38个村级光伏电站,带动763户贫困户、2477人长期收益;组建22个贫困户为主体的造林合作社,带动428户、1517人增收;招聘贫困人口护林员、协管员、保洁员、护路员,带动596户脱贫;创造性实施了“股加贷”资产收益扶贫,1万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分红391.25元……

驻村帮扶人到心到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连年来,乡宁县大力组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这三支队伍,按照脱贫成效巩固提升计划,为百姓送政策、送技术、送温暖。
  乡宁县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王清霞,2017年1月担任乡宁县关王庙乡北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与北村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在关王庙乡崔家坡村易地搬迁中,面对贫困户在政策把握、手续办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疑点,王清霞多次入户宣讲,帮助贫困户办理各种手续。今年5月,王清霞还主动向县残联申请,为北村的老弱病残群体争取了4个轮椅、1个坐便、50多个单拐杖。
  薛刚是乡宁县委组织部派驻到乡宁县台头镇桃花山村的驻村工作队员。该村贫困户王三娃是残疾人,收入来源是大问题。2016年,薛刚和驻村工作队帮他申办了“乐村淘”农村电商账户,开起了网店。王三娃进货不方便,薛刚就在每周一带他到镇上进货,让他心里有了底。
  “一户一档一卡多策多干部”,在这一思路引领下,乡宁县严格落实“两包三到”帮扶机制,县直单位组建9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492名工作队员,进驻全县181个行政村;抽调4154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精准对接、结对帮扶;下派50名第一书记,实现36个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乡镇成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站,由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管理“三支队伍”,协调推进干部驻村及帮扶工作;将工作队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所驻村党支部,增强“三基”建设,推进帮扶工作。
  几年来,乡宁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办实事24780件,帮助转移就业3447人,协调推进项目609个,开展政策培训929场次,为贫困户直接捐赠物品16926件,捐款81.68万元,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46万元,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达到了95%以上,为脱贫摘帽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耀泽 王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6-01期

  • 第2018-05-31期

  • 第2018-05-30期

  • 第2018-05-29期

  • 第2018-05-28期

  • 第2018-05-27期

  • 第2018-05-26期

  • 第2018-05-25期

  • 第2018-05-24期

  • 第2018-05-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