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政策激励让人才“把根留住”

  

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落户山西——


  “山西改革开放的大门更宽了,在这里工作我感觉安心、舒心。”6月5日,在谈到我省近年来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许多优惠政策时,山西大学教授肖涵对记者说。在山西大学新组建的生物医学研究院任行政院长的他,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更潜心地开展罕见病研究。
  今年以来,省人社厅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人才综合管理作用,紧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聚焦我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力推人才改革工作清单化、目标化、责任化,实行工作程序闭环管理,摸清底数,科学分类;厘清底牌,精准施策;充盈底气,狠抓落实,着力打通人才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像肖涵这样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选择在山西发展自己的事业,为山西经济建设奉献力量。
  一流人才政策吸引外籍专家入晋
  “我校最近引进像肖涵博士这样的外国高层次人才3名,‘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从提交到拿到手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最快的一位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网上办结。”6月5日,山西大学外事处李玫老师介绍说,4月底办结的两位外国专家已来山西大学做完讲学、答辩工作。
  山西人才“家底”薄,急需一批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领军人才,如何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去年以来我省从多方面给予了激励政策,让高精尖缺人才不仅愿意来、稳得住而且有发展。2017年3月,省委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以二流财政实施一流人才政策”,创新了人才引进多种模式,包括“一人一策”模式、“一事一议”模式、“专职与兼职”模式、“间断性服务”模式等。许多优惠政策深入到各个方面,比如全面实施外国高端人才签证制度。
  “按照国家外专局统一部署,我省今年推进实施了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行全程在线办理,最快1个工作日办结,一次给予来华工作许可5-10年的R签证,解决了外国人才往返工作的多种不便。”省人社厅外专局局长石通兆说。
  石通兆介绍说,2013、2014两年,我省引进外专人才的经费共100万元,而去年1年增长到780.4万元,今年更是提高到1670万元,增长114%。从这个数字就可以充分说明我省的决心,而且,据悉,这个数字还是可以动态调整的,明年一定会更高。不仅如此,我省提出对于特殊高端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这意味着,“外省给多高条件,山西就给多高条件”。
  据悉,2016年,全省财政人才经费支出3.5亿元,其中省本级1.3亿元,市县两级2.2亿元。2017年财政人才经费支出跃升到7.28亿元,翻了1倍多。其中,省本级4.3亿元,市县两级2.98亿元。2018年,仅省本级财政人才经费就计划支出6.3亿元。
  人事管理体制跟着紧缺人才走
  吕艳华自己也没想到,她的转调手续这么快就办下来了。今年1月1日,她正式到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班了。2005年在山西师范大学留校的吕艳华,通过公开招考考上太原理工大学之后,山西师范大学与太原理工大学直接通过双调函,不到1个月时间,吕艳华的调动手续全部办结。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按照原来的流程,需太原理工大向省教育厅报请、再转省人社厅研究、审档、再转山西师范大学同意,然后才可以办理。
  为了强化人才支撑,重点解决人才基础性、制度化问题,省人社厅大胆改革人员计划管理。落实高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三项自主权”。支持太原理工大、山西大学率先发展,落实人员流动自主权,两校制定工作方案后自主办理流动手续,大大减少了中间流程。
  今年年初,省人社厅厅长卢建明明确,要以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为中心,对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改革,在下达全省2018年政策性安置计划中特别预留1500名计划数量,以确保省直高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计划影响。这个数字,比近3年年平均招聘的博士研究生多600名。
  据介绍,招录招聘计划指标优先保证重点岗位用人需求,其中,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计划,要重点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市、县事业单位招聘计划重点保证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基层中小学教师以及农、林、水、医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对口单位。同时,明确逆向流动的高层次人才不受市场调剂计划5%的限制。
  技能提升使本土人才发光发热
  见到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高级技师张晨光时,他正在研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的文章《中国煤炭工业3.0到5.0》,他认为谢院士的观点“2040-2050年进入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炭工业5.0时代”很有道理。
  张晨光是我省本土培养起来的高级人才,在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后,被授予成立“国家级张晨光技能大师工作室”。电工维修出师的他苦学专研,熟练掌握了编写自动化控制程序的技能。“成立工作室可发挥团队力量,聚集不同工种、不同专业的人才进来,干许多一个人干不了的事情。”张晨光说。
  张晨光团队研究的皮带远程自动化控制程序,外包需要800万元,他们自己攻克后,可为85个岗位节省138个工人,年节约成本1380万元。
  我省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非常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组织实施了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三晋学者计划、山西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工作,激励和带动劳动者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其中,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和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聚焦我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点组织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的选拔推荐工作,已选拔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50名,选拔新兴产业领军人才80名;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则加大了高级研修班项目实施力度,围绕我省煤炭、电力、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10大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多期培训班。截至2017年底,我省共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基地1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6个。
  据了解,省人社厅已起草《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对技术工人“高看一等”,并计划起草制定《山西省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项目支持力度,完善适应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需求的示范培养体系。

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6-12期

  • 第2018-06-11期

  • 第2018-06-10期

  • 第2018-06-09期

  • 第2018-06-08期

  • 第2018-06-07期

  • 第2018-06-06期

  • 第2018-06-05期

  • 第2018-06-04期

  • 第2018-06-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