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产业扶贫 企业用工扶贫 订单农业扶贫
本报吕梁7月1日讯(记者 李全明 通讯员 李艳 肖继旺)6月28日,方山县马坊镇陈家湾村贫困户刘根元笑容满面地说:“现在扶贫政策真好,企业担保,银行放款,我们贫困户就可以有1头9000元的能繁母牛,一年下来生个牛犊子又能赚5000-6000元,县里还给补贴2000元。”这是山西良泉酒业推行养殖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像刘根元这样依靠政府扶贫资金、企业分红让利顺利脱贫的贫困户还有20多户。
当记者走进位于方山县马坊镇开府村、占地50余亩、投资9000余万元的山西良泉酒业公司时,干净整洁的厂区、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高标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呈现在眼前。车间里、库房里、院子里一派繁忙景象。
“养殖产业扶贫、企业用工扶贫、订单农业扶贫,三项产业齐头并进,这是山西良泉酒业公司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该公司董事长李玉生说,“通过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扶贫,良泉酒业为当地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早日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良泉酒业是吕梁市委宣传部为扶贫点马坊镇开府村引进的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4月15日正式签约,5月1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12月1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2017年12月26日产品正式入市销售。良泉酒业总经理牛泽平介绍:“2017年底,我们良泉酒业与马坊镇党委、政府主动联系,又承担起陈家湾村的脱贫任务。”
经过协商和计算,养殖扶贫产业先以养牛为主,2017年4月6日良泉酒业与陈家湾村24户贫困户共同注册成立了良泉养牛专业合作社,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为贫困户向信用社担保贷款,金额5万元,期限3年,并作为股本在企业入股三年,企业当年将3年分红9000元一次性付给贫困户,贷款三年到期后由企业负责偿还,但企业不能把入股分红直接支付现金,而要按市场行情公平作价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一头能繁母牛,牛价付款实行长退短补,当购牛成交后政府每户另补2000元支持贫困户养牛。
项目投资1030万元,其中公司投资900万元,24户贫困户贷款120万元。同时,养殖场在优先解决24户贫困户参与劳动的基础上,还可解决陈家湾村15-20人在养殖场就业,其工资及福利性收入可达24万元以上,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效益十分明显。
据了解,方山县为发展养牛产业,在前年投入630万元风险补偿金基础上,去年财政新增风险补偿金500万元注入信用联社撬动贷款,按照“五万元,三年期,免抵押、免担保,贴息”的“5321”模式,全年共发放贫困户贷款1868户、9547.309万元,实现了贫困户、实施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
在用工扶贫上,良泉酒业优先招聘贫困群众到公司上班,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共安排贫困户就业岗位3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3.7%,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左右。订单农业扶贫上,良泉酒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去年,公司还与附近700余户农户签订高粱种植订单2682亩,农户亩均收入1500元以上,总收入达402万元以上。今年计划高粱种植覆盖全县7个乡镇,预计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以保底价每斤1元的价格收购;从去年的种植情况看,每斤的价格估计在1.2元以上,可带动当地近3000户贫困户直接增收。
牛泽平告诉记者:“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实现了各方共赢,确实是适合农村扶贫的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