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7月4日,晋中市平遥县平遥煤化集团第一时间召开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专项学习会。要求集团上下以《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为参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快进度全力推进集团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环境治理的提质改造工程。
“在环保问题上,我们平遥煤化从来都是不惜代价的,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环保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生存可持续发展,更关乎一个地方的生存环境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发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幸福吗?坚决不能让发展过程破坏了发展的终极目的。”平遥煤化集团董事长郭兴银向记者陈述了自己的环保理念。
在采访中,记者也越来越体会到了平遥煤化集团在企业环保方面的久久为功正如董事长郭兴银所表述的。
以环保倒闭机制,推动企业不断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平遥煤化集团最初从一个年设计产能9万吨的地方国有小煤矿发展起来,已经走过整整60年的发展历程。
煤炭产业在人们心目中永远难以抹去“黑色污染”的深刻记忆,如何让煤炭产业摆脱“黑色”向“绿色”转型,这是平遥煤化人一直力求破解的一道“难题”。
“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和资源环境承载相协调的。”董事长郭兴银告诉记者。
于是,平遥煤化开始确立了自己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节能环保理念,并开始在平遥煤化发展进程中贯穿实施。
进入“十二五”以来,平遥煤化集团超前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先行突破,新型光学材料、环保石头纸、天然气新能源等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相继投产。在平遥煤化集团下属的这几家企业,记者了解到:宇皓新兴光学材料是2012年山西省转型发展标杆项目,主要生产激光导光板和LED平面照明灯具,两大系列产品已经获各项国家专利13项。尤其是宇皓LED平面照明灯具的亮度、光效、节能各项技术指标均明显优胜传统LED,获得多项国际认证,销往北美、欧盟。该产品使用寿命高达8年,不产生汞污染和光污染,被列入“国家公共机构绿色节能节水技术产品目录”,宇皓新兴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也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宇皓环保石头纸项目,以碳酸钙石、煤矸石为主要原料,整个生产无需用水,不消耗林木,不产生“三废”,产品可自然降解,属无污染绿色环保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山西省转型综改的重点工程项目;平遥煤化天然气项目是一个集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为主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为平遥县城区20余万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据统计,仅平遥煤化天然气项目每年可替代煤炭(脱硫80%)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340吨,一氧化碳排放1100吨,氮氧化物排放400吨,灰尘排放1.23万吨,飞灰排放80吨。
到目前为止,平遥煤化集团仅工业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了一个集煤炭洗选、炼焦、化产回收、废旧水处理、新型建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基地。
提质改造,以更高标准推进企业环保更上一层楼。
十九大以来,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理解,为进一步建设更高标准的美丽企业,平遥煤化集团开始了新一轮环境提质改造的攻坚战。从2017年下半年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环保提质改造资金1.3亿元,计划投资1.5亿元,九月底基本结束。
在平遥煤化循环工业园区,记者看到投资1300多万元的煤气精脱硫改造设备施工已经接近尾声,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而投资1800多万元的储煤场钢结构全封闭挡风抑尘网已经投入使用,在偌大的全封闭挡风抑尘网内,又增加了9台高功率射雾器,大大减少了精煤装卸过程中煤尘的无序撒散。
焦化产业公司分管安全和环保的副总经理闫豪杰告诉记者:“这一轮的环保提质改造工程体现了集团高层高起点、严要求、超前谋略的环保战略思想。比如,这次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完成后,我公司焦炉烟气排放浓度可达到二氧化硫小于15mg/m3(国标为50mg),烟尘小于15mg/m3(国标为30mg),远远低于国标。另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本次环保提质改造更加注重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过程治理。从煤场的全封闭钢结构抑尘挡风网到焦炉煤气的精脱硫改造,从燃气锅炉脱硝改造到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都体现了全过程治理这一理念。”
闫豪杰告诉记者:“2014年,公司在全省焦化产业率先进行湿法改造脱硫技术,当时是顶着风险,甘为全省焦化产业做开路先锋。2018年,在干法脱硫领域,平遥煤化再一次先行先试。”
为进一步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环保治理水平,平遥煤化本着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从山西大学等三所大学,招聘三名环保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集团下属企业的环保部门。同时,为确保各项检测数据更加稳定、精确达标,平遥煤化投资80多万元,购置多台便携式烟气检测仪、噪声仪等设备,力争全过程随时不间断动态检测各项数据,以便随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调控,此举也大大促进了各环节工人认真负责、规范操作。
据了解,本次环保提质攻坚战,平遥煤化集团仅在循环工业园焦化产业板块投资就近9000万元,废气、废水、废物治理整体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从标准化管理到人性化关爱,爱和责任是最大的环保。
“有了一流的环保硬件设施,还必须加上一流的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二者缺一不可。”随行的平遥煤化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常天星告诉记者。
平遥煤化在环保工作方面对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环保知识和意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规范员工自觉行为。
结合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污染标准以及许可制度,集团将环保要求总量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落实到每个人头。责任到人,谁的问题谁负责。在此基础上,企业环保科每日对固定点位进行巡检、动态运行监控、指标统计分析,监督各单位废物是否合规处置、废气废水环保治理设施是否持续运行,从而最终确保各项排放持续稳定达标。
在平遥煤化集团,还有一项人性化管理深深触动了记者。
从董事长到管理层再到基层员工,都传递这样一种信念:公司的每一份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环保尽自己的职责和本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更是对身边的亲人负责,对所在的区域生存环境的呵护,最终体现为对自己、对亲人、对社会的爱和责任。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信仰。
今天的平遥煤化人已经习惯于将环保意识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为亲人、为社会,这是最大的环保。
本报记者 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