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综合

“实景酿造”展现汾酒文化自信

  •   

    “行走的汾酒”走进郑州


      7月15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第二站来到中原郑州,汾酒把“酿造车间”和珍贵的历史文物搬到了活动现场,通过地缸、酿酒工艺的现场展示,让消费者们在现场互动体验,学习健康、科学的饮酒知识。
      2018年已然过半,汾酒“市场战役”已进最后冲刺阶段,为实现“三步并作两步,三年任务两年完”的任务目标,汾酒全力以赴跑好2018年后半程。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世界白酒节创办人吉姆-博伊斯,汾酒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汾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汾酒销售公司、竹叶青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俊,汾酒集团文化总监柳静安,汾酒经销商及全国媒体。
      黄帝故里,汾酒寻亲
      当天上午,象征着“中国酒魂”汾酒文化的火炬穿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之门、汾酒历史文化图文展、汾酒现场酿酒和品鉴区,到达活动舞台。这支火炬是4月25日,在有着6000年历史的杏花村遗址采集火种,在800年历史的汾酒老作坊点燃,它将引领“行走的汾酒”活动,传递到汾酒文化大巡展的每一站。
      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表示,几千年来,汾酒的兴衰发展,始终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汾酒今天再次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用酒文化传承之火,表达了汾酒对国家和民族的最饱满、最高尚热爱之情,对生活富足美好、人们喜乐安康、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诚挚祝福,表明了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承诺履行中国酒魂的伟大使命担当。
      在活动现场,汾酒集团还举行了庄重的祭祖仪式。
      现场“开酿”汾酒
      最激动人心也是最让现场市民们“翘首以盼”的是汾酒在黄帝故里景区的“开酿”仪式。
      记者在酿酒区看到,这里的人气非常高涨,汾酒将清香型白酒的精湛酿造技艺呈现给公众,观众可现场品尝新鲜“出锅”的汾酒佳酿,更有机会赢得“郑州造”汾酒纪念产品。
      长达70米的汾酒历史文化展示墙,通过文献、实物、新闻报道等各种图片,系统展现了汾酒从6000年前的杏花村出发,由酒文化发祥地走遍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
      当年,随着“大槐树移民”和晋商远行的脚步,汾酒将中国白酒祖庭工艺传到了山东、贵州、四川、江苏、河南等各地,而通过与各地的文化交融,汾酒文化不断汲取养分,使“中国酒魂”更加强盛。
      时至今日,汾酒早已融入河南人的生活。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表示,“行走的汾酒”走进河南,就是要向中原消费者展示汾酒的酿造工艺,分享汾酒的文化魅力。“河南人民厚爱汾酒,汾酒钟情于河南,汾酒将一如既往,把最高的品质,最美的文化,最多的真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河南消费者。”通过文化巡展的影响,使汾酒作为酒文化源头和传承者、繁衍者的“领航”价值逐渐被河南消费者广泛认同,毫无疑问,汾酒在河南的市场表现将有结构和质量的进一步突破,带动速度和规模再上新高。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认为,当前白酒消费升级、传统文化回归的大背景下,汾酒通过创新的体验形式,向消费者全面展示中国白酒的健康价值和文化魅力,这必将成为中原酒市的一大亮点,同时带来汾酒市场的新一轮突破增长。
      河南新高度
      山陕会馆是当年旅居各地的山陕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每一座山陕会馆,往往代表着晋商留下的深刻印记,他们把山西老家的风俗习惯带到当地,一餐一饭,一茶一饮,都潜移默化了后世人们的生活。
      到今天,河南、山西两省间的历史渊源,已转化为明显的经济效应。据资料显示,在河南的晋商及晋籍人员,在几年前已达到十余万人,创办企业超过2000家,分布在河南省全部18个省辖市中。
      这种文脉、人脉的广泛联系,便成为河南市场选择汾酒的有力理由,也难怪很多河南消费者都把汾酒当成“自家的酒”。
      现在的河南市场,已经是名酒品牌白刃相向的“第二战场”,而自2013年来,汾酒却在此强势突破,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率,今年更有望增长80%以上。常建伟表示,汾酒集团自去年启动经营业绩考核和全面市场化改革以来,河南市场成为增长表现最为突出的战略市场之一,“无论市场份额、消费氛围还是价格结构,都呈现出健康、良性、持续的有利形势。”
      对酒文化有着悠久传承和深刻理解的汾酒,已经意识到文化之于河南市场的特殊影响,自2017年开始,其发起了针对性的文化攻势。如在嵩山书院举行的“南绍北汾”活动,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响。之后,汾酒河南省区紧扣文化主题,地面活动更加频繁,如洛阳的牡丹节,周口的太昊陵祭拜活动,浚县庙会和社火大赛非遗展,安阳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婚博会和航空展,三门峡的帐篷节,汾酒都成为现场的“明星角色”。
      而今,一场“行走的汾酒”,带动了行走的文化和行走的力量,也带动了汾酒的品牌和市场。黄帝故里的亮点频频也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兴趣,纷纷为汾酒的工艺和文化所折服,为完整传承6000年内的“老”酒点赞,更从汾酒身上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本报记者 戴小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 第2018-07-14期

    • 第2018-07-13期

    • 第2018-07-12期

    • 第2018-07-11期

    • 第2018-07-10期

    • 第2018-07-09期

    • 第2018-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