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提升焦化产业质量,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引领产业绿色发展。7月27日—28日,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河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煤焦化产业绿色升级发展研讨会在河津市举行,3位资深院士、20多位权威专家与全国20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促进煤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展开研讨。
河津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面积68平方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6.8亿吨,是河东煤田原煤采掘的最佳出口,共有原煤开采企业6家,年产原煤1050万吨,焦化企业10家,产能1070万吨,年外供煤气20亿立方以上,年产炭黑、工业萘、咔唑等各类化产100万吨,是我省四大千万吨级焦化基地之一。去年以来,河津市在煤焦化产业上,按照“焦化并举、以化领焦、提档升级、绿色发展”的思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建立煤焦化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引导企业围绕煤焦油深加工、焦炉煤气深加工、粗苯深加工三条路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把焦化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全部利用,实现化工产品的精细化、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努力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是国内顶尖的煤炭高效利用专业协会,成立30多年来,为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次双方共同举办国内顶尖煤焦化产业发展论坛,不仅对于河津的煤焦化产业发展大有裨益,更对全国焦化产业质量提升、产业链条延伸、引领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学工程专家杨启业指出,我国的焦化产业在规模、技术以及产业链延伸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焦化产业成为了我国在世界上较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他建议,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紧跟和遵守国家产业政策,早起步,早获益;要注重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积极思考如何提升焦化的产业质量、如何运用创新理念,为焦化行业寻找新的出路,推进全国煤焦化产业绿色升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材料工业司原司长陈燕海认为,绿色发展已成为“十三五”新发展观之一,必须要强化绿色技术、装备、科技水平、知识产权,培养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绿色发展人才,把具体建设方案、行动计划、绿色发展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符合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成熟技术装备,以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综合利用、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来引领规范煤焦化行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在作主旨报告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面对全国环保治理持续增强的新形势,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治理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实事求是、科学依法依规执行环保政策,落实法律法规。要找准定位,综合施策,尽快拿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时间表,与当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布局规划、城市功能定位规划、环保特殊要求为依据,制定完善环保治理方案和措施。要把建设项目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前端控制与末端治理有机结合,在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方面产学研用,要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管理、焦化企业稳定运行、维护达到预期设计功能和应有的效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人员素质,把环保设施管理好、运用好,实现焦化产业清洁高效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