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六棱山,满眼披绿。山脚下,一排排新房沿着宽敞的街道整齐排列;北边田野里,双千亩寒富苹果套种中药材特色扶贫产业园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苹果树大都已经挂果,林下套种的黄芪、知母、射干等中药材长势喜人……
近日,记者走进阳高县鳌石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田村和配套的产业园区,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这样诗画般的美景。
正在园里劳作的乱石村村民宋喜亮,脸上挂满了汗珠,但看起来依然是劲头十足。“现在这样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政府不仅免费给我们分了新房子,还给我们配套了相应的扶贫产业。过去种玉米,一年忙碌下来,也收入不了多少钱,通过种植中药材,去年就有近5000元的收入,随着寒富苹果进入盛果期和中药材产量的增加,收入会越来越多,日子会越来越好!”宋喜亮高兴地说。
据了解,鳌石乡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新村占地面积300亩,搬迁安置乱石村、龙堡村、曹庄村等八个村的446户、832人,其中贫困户392户、698人。新村内规划的卫生室、文化广场、娱乐活动中心、农机服务站、便民超市、图书室、日间照料中心、洗浴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鳌石乡坚持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套种中药材产业,通过流转、调换等方式,集中了2000亩耕地,改种寒富苹果,并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选种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形成了寒富苹果套种中药材的立体种植模式,果林空间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实现了果树与药材的互促互利。
“黄芪等中药材经过拣选、清洗、切制等初加工后,价格就是以前的好几倍,这个过程既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利润,又可以增加贫困户的打工收入,在拓宽搬迁户就业和增收渠道的同时,实现了扶贫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鳌石乡党委书记尉武华指着正着建设的苹果储藏库说。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贺振纲 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