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家庭医生,您身边的健康“守护人”

  一直以来,家庭医生这个概念都是在外国电影电视剧看到的。平时去医院看病都难,怎么可能会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呢。
  不过,今年以来,“签个家庭医生”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谈资。他们为啥就有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又能提供哪些服务呢?

不辞辛苦上门服务


  7月10日上午10点,在太原市平阳景苑8号楼的郑大爷家里,两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来到老人家里为老人测血糖、量血压,普及健康知识。“大爷你的血压可是有点高呀,你吃的什么降压药?还是你最近有什么事?”武大夫说。
  “我也是觉得最近不舒服。”郑大爷边回答大夫的问题,边拿出家里的西瓜给大家切着吃。郑大爷告诉记者:“她们这些大夫可好呢,都很惯了。我平时吃的药有了她们都会通知我,我精神好的时候也会自己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社区来了大医院的专家出诊,她们也会通知我。”郑大爷说的“这些大夫”,就是他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之一、平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科的武大夫和赵大夫。
  郑大爷70多岁了,老伴去世后,目前与外孙在一起居住。由于他自己的孩子也常年有病,所以郑大爷的生活基本靠自己打理。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吃药、测量血压和血糖指标。自从与小区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了家庭医生,郑大爷感受到更多人对他的照顾。隔三差五到中心“串门”、和医生说说话成了郑大爷的一种生活方式。
  郑大爷就是平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科的主要服务对象。

基层就医也很方便


  一说看病,很多人自然会说看病难、看病贵。但事实是到大医院求医难、看名医难,而到基层医院就医、看名医反而并不难。
  家住平阳景苑的许女士今年签约了家庭医生。
  许女士平时身体不错,但无意间发现血压很高,于是走上了降压之路。“虽然每天测血压,也还吃着药,但血压一直下不来。”许女士心里总觉得忐忑不安。为了更好地降压,她在网上提前挂了某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号。结果医生给开的降压药副作用太大,白天黑夜的咳嗽,影响了她的工作生活。不明缘由的她到煤炭医院住院检查,也没有查出问题。最终许女士来到家附近的平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中医大夫郑革平,郑医生号了脉没什么问题,提醒她可能是药品副作用太大,建议停药。许女士停服降压药后,咳嗽逐渐减轻,一周后不咳嗽了。许女士感慨道:“真是庙小有神医啊。大医院病人多,医生看病和流水线一样,根本来不及和病人多沟通。基层医院反而有这个优势,病人用的什么药,体质如何,药物合适不合适都会沟通到,特别细心。”
  她立即签约了家庭医生。有什么身体健康方面问题,社区卫生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都会给她答复,让她觉得很安心。今年5月8日,许女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中看到,好几个大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坐诊,她立即从出差的地方赶回来。在与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赵三明沟通后,给她提出了新的降压方案。
  “平时看病找专家挂号很难,现在就在家门口还是免费的,自然受到百姓的欢迎。很多居民都是拿着很厚的检查单来找专家咨询,有的是专门跑到这个社区来问诊的。”许女士说,社区经常提供这种好机会,当然要珍惜。
  许女士说,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而且是随时有答复。平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家庭医生服务全面


  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后,家庭医生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初步诊疗,小病当场治疗,大病或者疑难杂症及时上转,有效缓解“看病难”的局面。平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宋润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慢性病外,孕妇的产检,婴幼儿的定期回访,也是中心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对象。
  平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孙静静说:“分级诊疗要实现基层首诊,就要让老百姓信任基层、愿意留在基层看病,就要从他们最实际、最迫切的健康问题着手。”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活动,社区卫生中心会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通过为居民提供免费测量血压及体重、进行政策咨询与宣传、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等服务,向居民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政策与内容、签约的优点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引导居民了解、支持签约服务。
  此外,对符合条件且有签约意愿的居民,现场初步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建立个人档案、发放联系卡等,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
  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很多便民服务,比如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及指导,为其代购药品并免费上门送药;与上级医院之间提供双向转诊服务和绿色通道服务;对慢性病病人本人或家庭成员免费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疾病的康复指导等等。

良性互动意义深远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大医院、康复再回社区’,在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和分级诊疗的推进下,我们期待这样的良性循环。”平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宋润德介绍。
  这只是太原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的每位家庭医生都在尽职尽责地守护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自2012年起,太原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太原市推行“1+1+X”团队签约服务模式(即由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人员与不同专科医生组成“1+1+X”签约服务小组),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妇幼、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健康保障。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和成效,太原市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对签约、付费、服务、反馈的全程监控记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挂钩,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太原市178.5万人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43%,超出省定指标13个百分点。孙静静坦言,尽管平时工作繁忙琐碎,但能得到社区居民们的信任和理解,大家都很开心。家庭医生更注重的是大家日常保健、生活习惯等日常养生,避免小病变大病,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康地生活。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31期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 第2018-07-28期

  • 第2018-07-27期

  • 第2018-07-26期

  • 第2018-07-25期

  • 第2018-07-24期

  • 第2018-07-23期

  • 第2018-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