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金融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外景。 本报记者 王昕 摄

  •   “2018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支持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转型发展,金融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贷款快速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流动性保持稳定。”
      7月26日,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该行向社会通报了山西金融运行情况。

    社会融资增长合理


      截至6月末,我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11.7亿元,比年初增加1659.9亿元,同比少增540.8亿元。从结构上看,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81.2%。全省直接融资余额630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8.3%,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同时,全省企业银行间市场融资同比少增。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张育春说,上半年,全省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债券1239亿元,兑付1123.1亿元,融资余额为3645.3元,比年初增加115.9亿元,同比少增85.3亿元。受短融、超短融集中兑付影响,煤炭企业短期融资同比少增。6月末,我省煤炭企业融资余额为2973.3亿元,比年初增加87.6亿元,同比少增308.9亿元。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和资产支持票据融资余额为2056.9亿元,较年初增加83.3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的同时,我省各项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山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比年初增加1553亿元,同比多增261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增速在全国排名第16位,比一季度上升3位。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达到69.8%,创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
      我省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力增强。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比年初增加1014.1亿元,同比多增59.9亿元,连续30个月实现同比多增。煤炭行业表内外融资合理较年初增加250亿元。房地产调控效应初步显现,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3522亿元,较年初增加712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5.9%。6月份,全省个人住房贷款当月新增43.7亿元,低于年内月均增量14.5亿元,增速较上月回落1.38个百分点。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全省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43亿元,增长5.6%;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08亿元,占新增企业贷款的28.1%。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4.2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37.8%。个人和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带动54.4万人增收创业;项目精准扶贫服务1264.7万人;向12.8万已脱贫人口发放接续贷款60.1亿元,同比增长81.6%,进一步增强了其致富能力,防止二次返贫。


    多维度补充流动性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我省各项存款合理增长、结构性存款带动住户和企业部门存款增加。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较年初增加1749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1%,增速在全国排名第18位,比一季度上升4位。受监管政策影响,结构性存款较年初大幅增长45.7%,带动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上半年,全省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增加990亿元和275亿元,两者占各项存款新增额的72.3%。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等货币政策,多维度补充我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释放流动性75亿元。通过发放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592亿元。7月5日,人民银行再次定向降准,释放了省内6家城商行、8家非县域农商行流动性22亿元。

    跨境收支又创新高


      2018年上半年,我省跨境收支延续了快速增长、顺差扩大的走势,总额达到201.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分局国际收支处处长毛晓东说,这主要得益于省内大型企业跨境收支持续增长的带动。
      2018年上半年,全省跨境收支同比增长32.7%。跨境收入、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8.1%、16.6%,跨境收支顺差同比增长5.5倍。
      全省货物贸易跨境收入82.8亿美元,同比增长44.5%;收支顺差17亿美元,是全省跨境收支顺差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加工贸易占到全省货物贸易跨境收支的69%,增幅达到44.5%,拉动了全省跨境收支的快速增长,“一企独大”、“一品独大”仍然是我省加工贸易的结构特征。
      维修服务带动了服务贸易跨境收入的大幅增长。2018年上半年服务贸易跨境收入10.1亿美元,同比增长2.2倍。全省居民个人购汇11.3亿美元,同比下降7%。同时,直接投资流入大幅增长,跨境借贷资金流出同比回落。
      上半年,全省直接投资跨境流入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倍。主要来自于股权融资8.1亿美元,占到直接投资跨境收入的84%。直接投资跨境流出2.6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全省上半年以跨境借贷为主的其他投资跨境流入同比减少40.4%,跨境流出、同比减少32.4%。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加大,我省企业运用衍生产品对冲汇率风险意识逐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全省远期结售汇履约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结汇履约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倍,售汇履约0.7亿美元,同比增长75%。
      另外,今年以来美联储二次加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涉及我省少数企业且影响较小。全省上半年,来自国别为“美国”的跨境收支总额为7.4亿美元,占到全省跨境收支总额的3.7%,涉及机械、铸造行业,其他行业暂不涉及。

    本报记者 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02期

    • 第2018-08-01期

    • 第2018-07-31期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 第2018-07-28期

    • 第2018-07-27期

    • 第2018-07-26期

    • 第2018-07-25期

    • 第2018-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