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了文水……”一首反映现实的原生态民歌《交城山》,唱出了交城人民辛酸无奈、质朴性格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交城属吕梁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山西省省定贫困县,境内92.8%属于山区,脱贫攻坚面临很大压力。
目前,为了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交城依托“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积极倡导推进“旅游+”理念,在做好“旅游+文创”“旅游+娱业”“旅游+电子商务”等大融合文章的基础上,实现多业融合模式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为交城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
旅游+文创。该县成立文旅产品开发协会,挖掘非遗文化,加大磁窑陶器、旺英堆锦、琉璃咯嘣等系列特色文旅双创产品和文旅非遗产品的开发,建立4800平方米的“交城创谷”,与知名院校和企业联手打造集住宿、旅游、休闲、购物、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链,为交城脱贫攻坚提供重要长效支撑。
旅游+“绿、特”产业。他们在充分挖掘交城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鼓励引导贫困户开展肉牛、枣、核桃、蜂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养殖业,为全域旅游提供丰富的“名、优、稀、特”农旅产品,借助旅游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夯实攻克深度贫困的产业支撑。
旅游+娱业。云顶亚高山草甸区“四十里跑马堰”、华北地区最大的峡谷漂流景区和游乐项目“庞泉沟水上乐园”、农业生态采摘园、如金温泉疗养生态度假村等娱乐项目吸引了当地农民纷纷回乡就业。
旅游+乡村。交城县在着力打造卦山、庞泉沟等重点景区的同时,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对精准扶贫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发力,引导全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交城正重点打造苏家湾村和偏梁村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苏家湾景区和如金生态园2个3A景区,启动“磁窑村寻古”文化探源,支持段村建设“中国传统村落”,支持田家山民宿旅游,打造2—3个精品民宿村。“十三五”期间,交城县将建成8个以上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特色村,100家以上规模的特色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1000人,带动4000名农民从农家乐中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旅游+电子商务。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交城重点培育农副产品、日用品等特色旅游纪念品企业,扶持农畜林类、中药材类、民特纪念类、宗教特色类等本土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推广,探索电商销售,引导贫困村开展电子商务,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如今,为实现全县73个贫困村摘帽、深度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交城结合“全域旅游”强化发展旅游产业,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让“交城的山水”真正成为交城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让旅游业成为拉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本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