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生态游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

  • 原始次森林覆盖的四方岭是天然“氧吧”。

  • 一尘不染的“干海子”。

  • 实施整沟治理,发展文旅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县旅游开发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做好脱贫“摘帽”,打造“五寨沟”旅游品牌进行探讨交流。

  • 村民开办的“农家乐”。

  • 游客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的采摘园采摘。

  • 带孩子享受“骑马走天涯”的乐趣。

  • 游客在高山草甸荷叶坪放飞心中的梦想。

  • 正在兴建的五寨沟景区“山门”。

  • 山连天、天连山、气贯苍穹的壮观画面。

  •   

    —— 五寨县打造绿水青山“五寨沟”掠影


      近来,五寨县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是“实施整沟治理,发展文旅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五寨沟”的绿水青山生态游,成为脱贫“摘帽”的新引擎。
      今年,五寨沟居住的1468口人,689户实现整体推进,全部住进了县城的移民新居。全县人民迈向“还青山绿水,建金山银山,精准脱贫”的希望之路。百闻不如一见。7月26日,记者驱车从县城宽敞、舒坦的旅游路,向管涔山下的五寨沟驶去。驶入“幽通峻岭”五寨沟旅游路,右行经过蓄水达600多立方米的南峰水库。行车不多远,一个崭新的颇具古朴风格的五寨沟景区“山门”跳入眼帘,气势壮观,引人入胜。沿前所乡河挺进,在河水流淌的满眼绿色的山坡上,有一条十分醒目的标语,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不远处,有一条标语是“挪穷窝,换新业。拔穷根,同致富。”沿盘山路前行,右手沟壑中发出河水哗啦啦的冲刷岩石的悦耳声,道路两面山峦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挺拔的原始次森林——“油松”。专家称,这里负离子极高,是天然“氧吧”。再看头顶上是蓝格莹莹的天空,不时还有色彩耀眼的山鸟从眼前飞过。不一会儿,经过原始次森林密集的四方岭、石马栅等景点,来到海拔5000多米高的一望无际的“荷叶坪”。这里是毛泽东曾路经此地的“8441高地”。人们沿着原来“牛道”上铺设的木板“栈道”而行,西看“北齐长城遗址”,南上“杨六郎点将台”,感受一尘不染的“干海子”的魅力。你若站在点将台,环视远远近近、层层叠叠、千变万化的群峰,一幅山连天、天连山、气贯苍穹的壮观画面,瞬间定格在你的脑海中。在黄昏中,回头再看东面的芦芽山,又是一番胜景。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五寨县旅游开发中心主任杨顺宝告诉记者,每年至少有10万余人经五寨沟、上荷叶坪观光避暑度假。下一步,按照五寨县的战略构想,汲取外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农家乐”“采摘园”等综合服务上推出一条龙服务,把“五寨沟”这篇文章做大做强,全力以赴打造“五寨沟”旅游品牌,为脱贫“摘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报记者高在中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05期

    • 第2018-08-04期

    • 第2018-08-03期

    • 第2018-08-02期

    • 第2018-08-01期

    • 第2018-07-31期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 第2018-07-28期

    • 第2018-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