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人文视野

亲子亲子共读,我们怎么做?

  •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真漂亮!”半年前,3岁女孩悠悠的妈妈开始在朋友圈分享与女儿一起读书的视频,每天一段,延续至今。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像悠悠一样,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享受到了与父母共同阅读的快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在0至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3%。然而,大多数80后、90后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并没有太多与家长共读的经验。转身成为家长的他们,对于应该让孩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才能促进孩子成长,尚处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之中。
      开始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
      无论是聚会聊天,还是在互联网育儿社区上讨论,如何给孩子选书,是家长们绕不开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了解亲子阅读、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对很多父母来说,亲子阅读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不像一般育儿方法,我们可以从祖父母、父母那里学习。”作为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馆长的胡春波,为少儿读者和他们的父母推荐优秀童书,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
      “0至3个月婴儿的视觉聚焦能力还比较差,看东西模糊,注视距离只有20厘米,对于黑白图案有偏好,这一时期的亲子阅读可多采用黑白卡片……(初上幼儿园)可以阅读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绘本,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家长可以一边为孩子讲这本书,一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故事,从而抚慰刚入园小朋友焦虑的内心,缓解他们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在《不能错过的亲子阅读:0—4岁》这本书中,来自儿童阅读领域的专家结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发育特点,提出相应的亲子阅读指导意见,并推荐了亲子阅读书目,内容涉及童谣诗歌、日常生活、认知百科、游戏趣味、友情亲情等各个领域。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推荐书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咏秋,是一位4岁女孩的母亲,她不仅热心推广亲子阅读,而且在自己的家中积极开展实践。“虽然现在有不少亲子阅读的指导书目,但具体到每个家庭,还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筛选。在我们家,孩子很小的时候肯定是我们为她选书。不过,我会尽可能地推荐丰富多样的图书,触摸书、手偶书、藏猫猫类的游戏书……总有一种是她喜欢的。”
      读什么 呼唤中国元素
      翻开各种亲子阅读推荐书目,图画书是绝对的主角,其中引进的图画书又占了绝大多数:《大卫,不可以》《胆小鬼威利》《不一样的卡梅拉》……面对众多引进版的图画书,一些小朋友难免疑惑:“为什么图画书里的小朋友、小动物都有一个外国名字?”
      起步于2000年前后的中国图画书,历经近20年的发展,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但能称之为经典的图画书尚不多见。在引进世界各地经典图画书的同时,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创作、出版更多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思想情感的童书,既是家长的呼声,也是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和出版人的共识。
      “过去,我们用连环画讲述《岳飞传》《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传统故事,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但现在这种形式日渐式微了。是中国传统的故事不再受欢迎了吗?显然不是。”活字文化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汪家明发现,在国外图画书大行其道的当下,当他走进幼儿园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故事的时候,孩子们依然很感兴趣,还会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现在的孩子远比我们当年见多识广,但中国传统的经典故事一样能吸引他们。这些经典故事是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用更加现代的方式讲述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故事。”汪家明说。
      怎么读 走出家庭、走出误区
      不久前,在苏州图书馆相城分馆的“悦读妈妈”读书会上,还没开始读书,每位小朋友和他的家长就先领到了一把剪刀和一张彩纸。
      原来,这天要读的图画书是《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的爷爷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旧毯子变成外套,把旧外套变成背心,把旧背心变成领带,又把旧领带变成手帕。在“悦读妈妈”的带领下,故事情节不断推进,孩子和家长共同发挥想象力,一次次剪裁手中的彩纸,体验变废为宝的欣喜。
      “就像别人家的玩具永远更具吸引力一样,在亲子读书会上,别人分享的书更容易激发宝宝对书的兴趣。”儿童阅读推广人臧成娟提出,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集体阅读的氛围以及角色扮演、做手工、做游戏等延伸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其中。
      “阅读不等于认字。”在与一些家长的接触中,邓咏秋发现,当前的亲子阅读存在形形色色的误区,家长应该通过相互交流以及向专业人士学习,加深对亲子阅读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家长觉得,亲子阅读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知识,于是把亲子阅读变成了学算术、学认字、背唐诗、背英语单词,这其实是把孩子过早带入了应试教育模式。”邓咏秋认为,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获得美妙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是认识文字或者学习知识,“通过阅读,孩子能打开心灵的窗户,跟随作者神游他从未去过的地方,感受他未经历过的时代,塑造人格、锻炼思维,拓展自己的想象力。亲子阅读要尊重孩子的发育特点,首先要帮助他们观察、认识图画书,等到孩子将来对文字、知识感兴趣了,想主动学习了,家长那时候再教他们也不迟。”(杜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07期

    • 第2018-08-06期

    • 第2018-08-05期

    • 第2018-08-04期

    • 第2018-08-03期

    • 第2018-08-02期

    • 第2018-08-01期

    • 第2018-07-31期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