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晓晨故事多

  “我是妇联干部,也是农民的女儿,我深爱着黄土地,深爱着农村和农民,我愿意为贫困山村脱贫攻坚付出青春年华。”7月29日,在五台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决战脱贫”演讲赛中,省妇联派驻五台县高洪口乡大流治村的第一书记郭晓晨一年多来实实在在为村民脱贫服务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评委,从来自省市县各单位派驻五台县的第一书记、驻村队员等4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郭晓晨出生在沁源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她读完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2010年,她考上了公务员,成为省妇联一名年轻干部。2017年4月,她主动请缨到省妇联帮扶点五台县高洪口乡大流治村下乡扶贫。
  尽管从小生长在农村,但进村头一天,眼前的景象还是令她震惊了:村口没有任何标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村内残垣断壁、污水横流。村里没有学校,没有卫生室,甚至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最难接受的是村里饮用水没法保障,村民们取水点竟然是窨井。
  想到即将面对的重重困难,郭晓晨有点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主动报名。静下心来,她一遍遍回想起临行前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张葆的殷殷嘱托:扶贫一定要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农村工作条件比城市更加艰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作出更多牺牲,两年的扶贫会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为今后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她咬着牙告诫自己,决不退缩,向前,向前!改变,改变,一定要努力改变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她一家一家地走,一人一人地访。很快,一份《关于大流治村党建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交到了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张葆手中。不久,省妇联为5个帮扶村每村提供了1万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为村党支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与此同时,晓晨又给高洪口乡政府、五台县水利局送去了《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的工程项目报告》,乡政府和县水利局很快定下了“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批准了8万余元的专项经费,并协助解决水源地选取等问题,使大流治村村民的吃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村里基础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提振了村民们振兴乡村的信心。
  她用第一书记的工作经费,为村里焊装了一副金灿灿的钛金村名牌楼;带领村“两委”成员入户做思想工作,整治街道残塌围墙,新砌了80多米的砖墙;给村里安装了户外长椅,让村民们告别了圪蹴和坐石头的习惯。大流治村已经由一个破旧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是女性,又是妇联干部。一年来,郭晓晨以妇女工作为切入点,完成了村妇女组织“会改联”工作,选举产生村妇联主席1名,副主席2名,执委9名,使妇联组织工作基础得到了夯实。她组织开展了文明家庭“认领”工作,采取先发牌子后考评的办法,对文明家庭“认领”户实行动态管理、正向激励,激发村民向上向善的积极性。她把村里孤寡老人列为重点照料对象,经常陪老人说话解闷,帮老人提水做饭干活,成了老人的“开心果”。
  赢得了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众的心,也就聚齐了全村的民心。
  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晓晨带领村“两委”利用老区帮扶资金20万元,新建了640平方米的牛棚,创办了养殖合作社,创建了“贫困户买牛、政府补贴”的激励机制,使产业扶贫有了新起色。
  今年“七一”前夕,她带着大流治村全体党员,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了“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党日活动。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张秀清激动地说:“没想到啊,我这辈子还能去西柏坡。感谢省妇联给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第一书记。”
  郭晓晨不忘初心、牢记嘱托,扎根农村、真情帮扶,把对党的忠诚、积极工作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深深地留在了群众心中,群众提到她总是津津乐道。五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泽在大流治村调研时,听到村民讲述一件件晓晨真心帮扶他们的故事,不由得发出一句感慨:“晓晨故事多!”
  如今,省妇联像“晓晨”一样一批批负责尽职的帮扶干部,正在为五台县高洪口乡这片热土出力流汗,以饱满的热情奋斗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忠诚和担当,演绎着更多的“晓晨故事”…… (路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09期

  • 第2018-08-08期

  • 第2018-08-07期

  • 第2018-08-06期

  • 第2018-08-05期

  • 第2018-08-04期

  • 第2018-08-03期

  • 第2018-08-02期

  • 第2018-08-01期

  • 第2018-07-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