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2018我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出台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又是一年发榜时,又到一年入学季。贫困家庭的考生不用发愁,我省已有一整套完善的政策,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8月14日,省教育厅召开了山西省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新闻通气会,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表示,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十多项资助办法,多元混合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自2007年起,我省资助金额累计达33.38亿元

  “2017年,全省累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62万人次,资助金额33.38亿元。”马骏在会上表示。
  2007年以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十八大以后,又不断修订完善并提标增补部分资助项目。
  目前,在学生资助政策方面,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困难学生全覆盖。
  在高等教育方面,切实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助学贷款交学费、住宿费;入学时不用愁,路费有补助、绿色通道提供临时救济;入学后不用愁,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帮助完成学业。
  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国家财政在学生资助方面的支出达到7000亿元,预算增长速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2.6倍。
  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三个全覆盖”。从资助手段上,形成了“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

多元混合资助,让学生入学“三不愁”

  “全省累计资助本科阶段学生58万人次,资助金额303201.8万元。研究生阶段学生42549人次,资助金额30630.86万元。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多元混合资助。”马骏说。
  据了解,有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入学前不用愁,贷款办在家门口。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新生可以向当地县级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由国家负担。
  入学时不用愁,“绿色通道”解烦忧。新生在开学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任何一单位核实盖章。如果没有来得及办理助学贷款,或没筹够上学费用,报到时,可凭此表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入学后不用愁,各类资助全都有。开学后,新生还可以申请学校的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政策。一是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二是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三是国家助学金,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资助面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

167个受理点,可实施助学贷款电子合同

  据了解,2005年至2017年,我省针对在校生发放贷款总额105.74亿元,发放人次182.18万人次,贷款总量位居全国第三,贷款回收率位居全国第12位。
  去年,我省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3.39亿元,受助学生37.08万人,占到在校生的42%。2017年,全省累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62万人次,资助金额33.38亿元。其中,本科阶段58万人次,资助金额303201.8万元;研究生阶段42549人次,资助金额30630.86万元。
  目前,我省118个县(市、区)的学生资助中心167个受理点实施助学贷款电子合同贷款工作。
  太原市有意愿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可拨打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电话咨询。小店区:13111062728;迎泽区:4159117;杏花岭区:8209322;尖草坪区:5255607;万柏林区:2837296;晋源区:6592554;清徐县:18834832128;阳曲县:2938389;娄烦县:5399789;古交市:2987931。

本报记者 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15期

  • 第2018-08-14期

  • 第2018-08-13期

  • 第2018-08-12期

  • 第2018-08-11期

  • 第2018-08-10期

  • 第2018-08-09期

  • 第2018-08-08期

  • 第2018-08-07期

  • 第2018-08-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