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8℃、39℃……三伏天的气温是噌噌噌地往上蹿,三晋大地已经被老天爷启动了“烧烤模式”,正如网上段子所说的“这鬼天气热滴,人都要熟了,就差一把孜然和辣椒面了”。
“吹空调,扇电扇,供电员工满街转……”在这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大热天里,大家争先恐后地躲在了清凉的空调房里吃西瓜喝冷饮,美美地享受着清凉世界的时候,就有那么一群电网职工不怕热,不怕苦,头顶烈日,坚持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经受着高温的“烤”验。
8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热浪开始“烘焙”大地。在新绛县南社——天地和35千伏线路施工现场,山西运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新绛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正身穿厚厚的长袖长裤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蹬绝缘鞋、手上套着厚厚的线手套,在与被烈日烤的滚烫的18米的“大家伙”钢管杆做着“亲密接触”。
“嘿呀!加油!”“向左十公分、慢慢移动!”“小心手,别烫着!”热浪滚滚的施工现场,几个晒得黝黑的汉子正在与高温天较着劲。
强光直射,烈日暴晒,平均气温已经达到38℃。高温炙烤下,他们身上的衣服、裤子一次次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背后用汗水勾画出了一幅幅小型的“盐碱地图”。
额头上的汗水也顺着黝黑的脸颊不停地滚落……然而,他们好像对这些无动于衷一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专注在杆塔组装的每一个细节。
高温考验下,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艰苦奋斗,到13时30分左右,这个“庞然大物”被大吊车平稳地安装在了杆塔基上。稍作停歇,作业人员们冒着炎热,又开始了新一轮紧张的塔基螺栓紧固工作。14时,银色高大的18米钢管杆终于完美地坐落在了南社村的街头道路旁,为保障这项线路工程的完美竣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月31日至8月3日,运城供电恒运公司线路班的人员每天早上5时出发,对河津220千伏龙绛线路22号-23号塔下2300棵槐树苗进行修剪削顶,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提高线路可靠性,保障线路廊道无危急、无严重树障,努力打造线路“安全通道”。
“热了这么多天了,出门就是‘蒸桑拿’,这几天班里全员皆兵,大家一边培训,一边特巡,工作任务确实不轻”。班长曹运革正说着,一滴汗水顺着眉毛拐了个弯流进了眼睛里。
记者了解到,巡线队员们是安全帽、工作服“全副武装”,在“上烤下烙”的野外,每人每天来回巡视输电线路至少要走10公里以上的路。沟沟坎坎、杂草丛生、长满硬刺的灌木中,路似有似无,背上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湿透,偶尔拂过的微风也带着闷热的气息,即便如此,队员们也没有一个因为天热解开衣扣或者挽起裤腿,还戏称这是免费“蒸桑拿”。
“我们热点、苦点不算啥,只要能把活干好了,叫大家伙儿都能不受热,我们心里就觉得值。”运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作业人员王爱民如是说。
炎炎夏日,坚守在一线的供电人不是战士,却有着战士般坚实硬朗的脊梁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们用夏天的汗水,为电网安全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样一组镜头:
镜头一:7月24日13时,平陆县10千伏525线路1号公网变由于超负荷导致低压线烧断,平陆电力公司员工冒着37度的高温进行抢修。 李永军 摄
镜头二:8月13日13时40分,山西运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紧固塔基螺栓,脸上满是汗水。董 霞 王凤鹏 摄
镜头三:8月6日上午10时,长子县供电公司石哲供电所职工马旭东顶着36度的高温,在“青纱帐”中对常峪村10千伏883岳王线进行巡线,3个小时后,他已汗如雨下。 许少华 摄
镜头四:运城供电恒运公司线路班员工身上的工作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徐列娟 于永红 摄
镜头五:8月7日,在平陆220千伏变电站,运城检修公司4名运维人员头顶烈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高温特巡。王整转 焦 姣 摄
本报记者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