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爱心超市”让扶贫跳出“老套路”

  在方山县积翠乡水神沟村的“爱心超市”,20多平方米的屋子内,整齐地摆放着爱心人士捐赠的被褥、衣物、食品、图书等等。贫困户杜林变拿着爱心超市积分卡,换取了他需要的油、盐、香皂等物品。他乐呵呵地说:“这个法子确实好,以前村集体义务劳动没人出勤,现在就连村委院子每天也是干干净净的,人们都想着多挣积分,多换些生活用品。这样拿的东西也有面子,全靠积分说话。”
  “村民可以通过参加村里义务劳动等等方式来积分。每户村民基础分为0分,村民积极发展产业记10分,家庭院落环境卫生保持整洁记5分,与邻和睦、家庭和谐、子女孝顺记5分,主动参加村集体义务劳动一次记10分……”来自省教育厅的水神沟村第一书记崔亚丽说,“‘爱心超市’的开办与运行,让困难群众有尊严地得到救助,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脱贫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同时,也有效鼓舞了干部职工、社会热心人士奉献爱心,共同救助困难群众,助推精准扶贫。”
  2017年6月,崔亚丽主动请缨,来到家乡方山县积翠乡水神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崔亚丽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爱心超市”。
  在“爱心超市”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了一个贫困户的“微心愿登记本”,上面记录着贫困户不能在超市当即实现的心愿。根据贫困户愿望,崔亚丽会主动联系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尽快帮助他们实现。
  目前,“爱心超市”除山西省康乐幼儿园单位购买的9组货架和部分商品外,还得到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几家单位共计5万余元的款物。“爱心超市”里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学习用品,主要用来精神文明创建、评选先进党员、好人好事等,七成新的捐赠品作为日常“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爱心捐款用于贫困户因病、因天灾人祸、因学等原因出现的临时救助。
  崔亚丽告诉记者:“爱心超市还设有健康小屋、关爱孤儿行动、关爱孤寡老人行动。健康小屋就是对全体村民进行义诊,每年举办一到两次;关爱孤儿行动就是联系爱心人士解决孤儿的生活、学习等费用。目前为一位孤儿联系到了一位爱心人士,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关爱孤寡老人行动,就是每两个月为孤寡老人发放面包、饼干等物品,并在特定的节日给老年人送一些米、面、油等奖励品,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让爱心人士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得到奉献的快乐。”
  水神沟村“爱心超市”的设立,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添了新的活力,唤起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有效激发了贫困户“比着干”“争着干”的内生动力,让“扶志+扶智”真正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李全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22期

  • 第2018-08-21期

  • 第2018-08-20期

  • 第2018-08-19期

  • 第2018-08-18期

  • 第2018-08-17期

  • 第2018-08-16期

  • 第2018-08-15期

  • 第2018-08-14期

  • 第2018-08-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