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打造“动车组”党旗指新程——临汾市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一)

  •   蒲县薛关镇薛关村在党支部书记刘反翠(左二)带领下,成立达康种植养殖合作社,村集体经营蔬菜大棚30余栋余栋,,棚均收入3万元左右,吸纳贫困户和群众打工40余人,通过比例分红等方式,实现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图为刘反翠进行经验介绍。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近年来,临汾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作为改善民生、普惠广大群众的有效途径,作为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创新思维,勇于改革,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其亮点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打造了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车组”;摸清村集体的家底,兴办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经营实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好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三张牌”;借景区、企业和需求之力,兴办更多产业,使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路子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村脱贫攻坚、振兴乡村有了一定的实力,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服务功能,兴办公益、造福于民,集体经济红利普惠度不断提升。
      据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写成了5篇报道,现陆续刊发。本报希望通过这一组报道,为全省农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强化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来自浮山县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县185个行政村中,就有145个村集体无收入。
      2016年底,这145个村的集体收入全部破零过万。
      从2017年初到今年一季度,该县93个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0.2%,其中23个村超过10万元、10个村突破50万元。
      除浮山外,临汾市其他县(市、区)中,无集体收入的村不但纷纷告别“零”时代,而且创收的渠道不断拓宽;有集体收入的村,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保持正增长。
      之所以发生这一明显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临汾各县(市、区)党委,近年来不断强化农村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打造了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车组”。
      优选村党组织“一把手”,配强村“两委”班子
      贺兰珍是大宁县曲峨镇山庄村党支部书记。她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书记”。她带领群众攻坚脱贫、推进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受到村民肯定。在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经过推选她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贺兰珍的连任,只是临汾市在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优选村党组织“一把手”的一个例子。
      2010年1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临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华深有体会地说:“把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行动上,首先要做的是选好村党组织‘一把手’,配强村‘两委’班子。”
      的确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在总体上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一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负债村。究其原因,关键之一就在于这些村的党组织建设不力,特别是“一把手”没有作为,不敢担当,不能率领村“两委”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村党组织“一把手”有作为则班子强,村兴民富;无作为,则班子弱,村衰民贫。基于这一认识。临汾市各县(市、区)党委在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采取多种措施,把更多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一把手”岗位。隰县城南乡党委通过听述职、访民情、测民意、看实绩,全面了解掌握村党支部书记人选,有18名优秀党员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曲沃县北董乡党委在人选上不拘一格,有6名不同行业的致富能手当选农村支部书记,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头雁”……
      同时,着力配强村“两委”班子。把群众信得过、觉悟高、有开拓精神、懂管理、善经营的优秀党员选为村党组织成员,把产业大户、种养“能人”选为村委会成员,使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车组”
      高速列车之所以“高速”,是因为它的动力不像传统列车只在车头,而是在车头后的各车厢,也有规律地分布着动力,形成了动车组。
      农村集体经济要发展,也不能像传统列车那样只靠村党组织“一把手”和“两委班子”的动力牵引,还要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帮扶力量和致富能人的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车组”。
      从临汾市这方面的实践看,已涌现出许多亮点:
      ——在普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霍州市退沙街道办事处什林村、许村的党员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带动村民流转土地1000余亩,较好地保障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用地需求;洪洞县辛村乡大力推动“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在发挥各方力量帮扶方面,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永和阁底乡的驻村工作队,为东征村引进了香包制作项目,为阁底村引进了羊肚菌种植和枣花馍加工项目,打开了贫困户认识外面世界的大门,帮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村集体也通过入股的形式得到了收益;永和县坡头乡索驼村“第一书记”李之炜,创办了“党旗红”合作社,领办了“生态养殖农场”,带动38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集体经济也达到5万元以上;浮山县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组织引导非公企业发挥行业、产业优势开展结对帮扶。目前,玉杰食用菌有限公司等156家企业已确定帮扶对象,帮助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在发挥致富能人带动作用方面,临汾市各农村党组织开展了“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比如,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村民陈华伟,原本在县城经营饭店,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为支援村里建设,他回村开办农家乐。去年,他被选为村委主任。
      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能力考核
      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临汾市委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强调,县(市、区)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当好“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当好“指挥员”;村党组织“一把手”是具体责任人,既要抓班子、带队伍,当好“施工队长”,又要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方面亲历亲为,当好“施工员”。
      为此,县(市、区)三级党组织及其书记牢记使命,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资金和项目落实;组织培训或采取外出取经的办法,提升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在重点村建立联系点,强化党建工作,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现场办公,加以指导。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动车组”带动力如何?跑得稳不稳,快不快?临汾市委组织部的回答是:考核说话。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各县(市、区)党委已把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年度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列入基层党建重点项目。
      洪洞县委书记郑步电告诉记者:“为强化干部能力考核,我县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与乡镇和村干部的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和岗位报酬挂钩,以激发他们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干事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核中,各县(市、区)不走过场。乡宁县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效果差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约谈通报,目前已通报3次,约谈7人,调整基层党组织书记6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办法多、效果好的乡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去年换届中提拔重用了干部18名,涉农干部29名,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
      八月的临汾乡村,到处生机盎然。经过优选村党组织“一把手”,配强村“两委”班子,一个个村的党建工作正在不断强化;村“两委”和各方力量形成的“动车组”,正带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创富的美好期盼,按党旗指引的方向,不断向充满希冀的新程进发!

    本报记者李宏亮 靳淑琴 通讯员张莹超 李向阳 靳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24期

    • 第2018-08-23期

    • 第2018-08-22期

    • 第2018-08-21期

    • 第2018-08-20期

    • 第2018-08-19期

    • 第2018-08-18期

    • 第2018-08-17期

    • 第2018-08-16期

    • 第2018-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