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赋周刊

静乐赋

  静地乐土,峰峦争竞。静山乐水,毓秀钟灵。静民乐德,俭朴辛勤。静道乐于,尚义送迎。古以燕京、楼烦、汾阳、秀容、新兴、岢岚、汾源名闻三晋,又以三堆、雁门、管州、宪州、静乐、静岚、静宁而别称家乡。深居吕梁之隅,汾河长伴。世处山西之北,东接太行。西连岢岚,达黄河,可通蒙藏。北倚芦芽,携宁武,上达三关。东越忻定,望五台,可上太行。南抵阳曲,出古交,顺略太原。是以:两岭为途,凌井为道;虽有山峦险峙,天门巨垒,而省城已在咫尺之间。古《大元一统志》曰:西北锁钥,全晋咽喉。关山险固,古来兵家必争;峰岭重叠,今逢盛世中华。晋北明珠,琴水画山,富集宝藏;汾源胜境,有鹅来仪,远播天下。悠哉静乐,灿烂辉煌;壮哉静乐,亘古绵长。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静乐一方,熠熠闪光。台骀治水,禹封汾川而世守关山;子孙嗣立,家庙遍布后晋封号“昌宁公”。定河神祠,碑碣如林;溯及北朝,祀典隆行。夏商属冀,宿应参星。周伐燕京,大败而名。《竹书》记之,长据汾滨。至东周,楼烦奋起;到战国,雄霸华北。以汾河为家,西据阴山,北控河朔,东抵太行,南侵夏墟;当此之时,赵籍北拓,拥云代以定胡楼;遣猛将以逐强烦;然而胡骑勇悍,剽掠难胜;汾水之长,尽不能有。及至武灵王,灭中山,都邯郸,封兵铁马,胡服骑射,入汾筑城,一战而有河东之地,登黄花山勒石以铭。山河易主,尽入赵国。延及大秦,江山一统,归于太原郡辖。汉初置县,始名汾阳,城筑汾川,东临汾水;板筑羊肠仓,牧马汾河畔;以靳强为候,西藩立国,传四世,至靳石国除为太仆,入侍武帝。楼烦骏马,楼烦悍将,楼烦粮仓,尽为卫青、霍去病北定匈奴之资。汾阳宫址说隋炀,楼烦郡地话李渊。岚州宪州防边患,山川秀美看汾源。元改管州历沧桑,静乐复名洪武年。一路走来,时兴时衰。赵雍、孝文、尔朱、刘曜、杨广、李渊、李世民、刘武周等无不以赫赫之身亲临这片热土;提及儒宦名流、猛将枭雄,乡贤才俊、铁骨忠魂,恰如星光灿烂,好似山岳争峰。单雄信之勇,罗士信之猛,岳胜元帅之忠,玉律梦之才,阿只杰之武,王希曾之死节,石文绣之铁面,李锡书之清正,李銮宣之廉明。至于高君宇建党报国,吕调元视死如归,赵尚高之英雄虎胆,贺龙元帅书院训讲,赵承授东门驻防,李静海科研卓越,李志天画坛奇才。真可谓:死战方知热土在,铁骨还从历练来,静乐唯因汾河美,代有人成华夏才。
  静地乐美,静景乐趣。石农咏叹:汾碾交流处,青天一柱悬。凤渚感怀:巍巍天柱千古秀,涛涛汾水长相倚,暂借静乐一席地,誓与五岳争高低。今语:谁言天柱山,真武苦练丹,王母登石磴,越上彩云间。风景如画,鳞次栉比,仅举数处,以尽殊胜:万华显字崖,巾山濑雨岩;太子灵蛇现,净居石窟连;清居宝禅寺,悬钟神韵全;悠悠汾河千古地,苍苍天柱话神仙。春花艳,盛夏爽,秋风荡,百色染。八音一吹比天籁,道情几场竞芬芳。剪纸画,窗棂花,小米杂粮分外香,莜面藜麦与玛卡。山药毛尖黑枸杞,新老农产有珍稀,转型农业做红旗,辣椒大蒜出山西。
  噫吁兮!山河锦绣,宝藏富集。钟灵毓秀,俊杰星驰。厚土民魂,神韵飞扬。世纪初来,振翅腾飞,乃壮美之静乐也。五城同创谱新篇,山水美景荡心田。园林环绕布花坛,清洁街道四时显,三座大桥衔两岸,静地乐土舞翩跹,汾河激情南流去,碾河汩汩喜相连,乘风破浪一路去,疑是梦中入桃源。
  静以修身心,乐可陶情操。琴水画山秀,晋北明珠美。

山西静乐 王彦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01期

  • 第2018-08-31期

  • 第2018-08-30期

  • 第2018-08-29期

  • 第2018-08-28期

  • 第2018-08-27期

  • 第2018-08-26期

  • 第2018-08-25期

  • 第2018-08-24期

  • 第2018-08-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