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配套的政策机制的客观性、完整性、严密性决定了脱贫攻坚的成效。
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壶关脱贫攻坚的最大特点。今年以来,壶关县建立并认真践行五项机制,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效真实。
建立数据动态调整机制。认真做好新增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对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致贫或返贫的农户,及时进行识别,及时纳入扶贫范围,做到应进则进。
建立资金整合投入机制。按照“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的原则,把各类涉农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建立项目绩效管理机制。坚持“乡村规划、县级指导,乡村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县级验收”的原则,统筹做好扶贫项目的筛选、确定、实施、监管工作。
建立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镇责任制,原则上包乡镇领导每月到所包乡镇3次,每次至少进1个贫困村,每月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一次工作。
建立脱贫退出验收机制。注重把县乡村自查自验与国家省市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结合起来,强化问题整改,补齐工作短板,提高脱贫质量。
壶关脱贫攻坚的成效让我们看到,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贫困人口减少了、群众收入增加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发展活力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脱的意识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毅松 裴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