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在尧都区贺家庄乡东下庄村,临汾市银行业协会等单位为贫困户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襄汾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所帮扶的关村冬枣大棚内,向贫困户宣讲扶贫贷款相关政策。
浮山农商银行为该县精准扶贫贫困户发放的2017年扶贫贷款年扶贫贷款,,日前开始分红。116116户贫困户户贫困户,,每户分得了3000元元。
“收了麦子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这是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乡上吴庄村几代人的生活写照,但是,随着该村与尧都农商银行结上“亲”,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变化。尧都农商银行近年来始终将上吴庄村脱贫工作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今年夏季,洪水冲垮了该村一口吃水的深井,尧都农商银行帮扶队得知此事后,专门派人赴该村考察,拿出专款帮助进行整修恢复,确保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临汾市所辖17个县(市、区)中,有10个贫困县,其中,大宁、永和、隰县、吉县、汾西等5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年来,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临汾银监分局的指导和临汾市银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围绕深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纵深开展持续不断发力,心中有数、手中有方、精准施策,直面贫困地区金融需求,突破过去信贷“嫌贫爱富”的“桎梏”,探索出了行业联动、信贷支撑、产业服务、健康持续的金融精准扶贫新路径。一个个小乡村拔掉穷根子,奔向振兴之路……
补短板——创新信贷服务,打破深度贫困
今年3月,大宁联社向该县“购买式造林”承接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发放了“造林贷”2笔,共计58万元,助力该县生态脱贫的开展。对接“购买式造林”,大宁联社创新推出“造林贷”信贷产品,出台了《精准扶贫“造林贷”业务实施细则》,明确准入条件、贷款方式、授信额度、贷款期限和利率等事项,切实有效解决了因资金不足影响贫困户造林积极性的问题。
近年来,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市银行业协会指导下,创新推出一系列符合贫困县脱贫实际需求的服务模式——
政策性银行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移民搬迁、生态保护等领域资金投放,发挥主渠道作用;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的形式,推动小额贷款的发放;农信系统面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推出了“惠农贷”,针对意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推出“光伏贷”,针对果农有“扶果贷”;邮储银行临汾分行推出“惠农易贷”专属信贷产品,并与林业部门合作,创新推出生态造林扶贫贷款模式……
这些举措在推动信贷政策切实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的同时,真正做到了瞄准广大贫困户“发力”,精准施策。
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扩大金融扶贫在贫困地区的覆盖面,以专款专用、专项额度、贷款贴息、降低利率等具体方式和举措增加扶贫信贷的投放,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临汾市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扶持模式,凝聚各方力量,有力推动了金融扶贫攻坚克难。
中国银行临汾市分行在永和县坡头乡开辟绿色信贷通道,支持永和县特色农业发展,截至2017年底,已信贷支持永和县四季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108万元;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与10个贫困县扶贫办签署合作协议,推出“惠农易贷”“生态造林”“光伏发电”等多种扶贫信贷产品,2017年累计发放各类扶贫到户贷款1.4亿元;洪洞农商银行研发“富农宝”信贷产品,对符合“四有两好”条件的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办贷流程……
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是一场“硬仗”。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把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位置,以扎实的工作、切实的举措、务实的服务,将金融资金优先用于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截至2018年6月末,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扶贫贷款余额517661万元,较去年同期474570万元增长9.08%。
重提升——深耕脱贫产业,释放金融活力
侯马农商银行连续多年向张村葡萄种植农户发放助农贷款,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和经营水平,推动张村巨峰葡萄种植走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成为当地特色品牌。截至2017年末,发放贷款总额共计960万元。
引导贫困地区形成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形成稳定增收的支柱,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近年来,临汾市银行业协会引领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出有利于贫困地区龙头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同步关照龙头企业发展和贫困户个人的成长,将金融资源与带动产业发展、助力扶贫开发、催生群众内生动力等有效对接,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2017年,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放精准扶贫贷款,支持了扶贫产业企业97家,解决贫困劳动力2900余人,带动贫困户11000余人发展种植养殖增收。农业银行临汾分行发放农产品配送物流公司项目贷款2300万元,核桃综合加工公司流动资金贷款1350万元,生物科技公司流动资金贷款60万元,带动1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翼城联社力推光伏扶贫,截至2017年末,共向184户申请光伏用户发放贷款282.49万元,贫困户每年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尧都农商银行利用自身的资金、资源优势,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需求,一方面提供信用贷款支持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另一方面推出阳光快贷-惠农通贷款,帮助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以转型发展为引领,以脱贫致富为重点,以释放经济活力为目的,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服务脱贫产业的具体举措: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大力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临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发力脱贫攻坚。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扶持区域内脱贫产业贷款余额就达506460万元。
促发展——“输血”转向“造血”,真情服务民生
侯马南堡村的贫困户帮扶对象董福伟瘫痪在床,长年需要妻子侍候,儿媳没有工作,家庭开支仅靠其子外出打工维系。近年来,侯马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结合金融扶贫为切入点,加大爱心工程建设和普惠金融建设力度,围绕扶贫对象“四难”(生活难、务工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多措并举,丰富帮扶内容,增加帮扶形式。今年,董福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其儿媳被侯马农商银行聘用为保洁人员,每月可收入1500元,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做实事、解民困,临汾市银行业协会引领会员单位从推动金融扶贫成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架起普惠金融之桥,真情服务民生,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户,用扶贫资金激活“造血干细胞”,巩固精准扶贫成效的同时,切实提高了贫困地区民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在基层,针对贫困户文化程度低,不懂金融政策等情况,中国工商银行临汾分行组织专人向贫困地区人口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辅导,逐村逐户走访居住分散、偏远的贫困户,为他们带去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安泽联社建立了共同扶贫教育基金,由联社工作人员发挥个人意愿出资捐助用于贫困户家庭教育,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走进校园;隰县联社结合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创新设立自助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综合服务站等服务载体,让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近距离的金融服务……
构建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临汾市银行业协会引领、指导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提供物质帮扶、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出发,加大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将扶贫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今年春节,尧都区贺家庄乡东下庄村迎来了临汾市银行业协会与临汾市诚信建设促进会、临汾市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的“送温暖、献爱心、见行动”助贫慰问组。慰问组一行不仅为贫困户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还送去了春联,送上了祝福。
牢记为民服务情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协会带动下,辖区内银行业机构不仅主动深入基层、创新服务手段扶真贫,更积极净化自身“血液”、践行社会责任真扶贫,让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干净、有效:洪洞农商银行在构建“五专机制”的基础上,出台《洪洞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等配套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督导机制;霍州联社将个人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扶贫、就业带动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对扶贫贷款投放的数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客户关系建立、扶贫模式创新等指标进行专项量化考核;安泽联社制定了《安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扶贫工作考核方案》,将扶贫工作的质效进行量化……
不断探索,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奋发作为。
临汾市银行业在连续多年的脱贫攻坚路上,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宣传引导,主动履行承诺。从不断开发适合贫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等新业务,到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信息和资料;从引入金融活水服务脱贫产业发展,到激发金融行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斗志,临汾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贡献金融智慧,展现行业作为,树立行业形象,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