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州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同黄花、中药材、经济林等特色农业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该区杜庄乡引进大棚火龙果种植项目。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云州区聚落线杜庄—千千村路南、杜庄土林东南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高大的钢结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插着一根根一米多高的水泥方柱,柱子上依附着一树树仙人掌似的绿色枝条。枝条上挂着一个个硕大的紫红色火龙果,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球,艳丽迷人。一些游客正在大棚旁边品尝着刚采摘下来的火龙果,乳白色的果肉上镶嵌着黑芝麻一样的种子,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三尺。“这里的火龙果口感一点也不逊色于超市里卖的南方火龙果,咬一口柔嫩爽滑,满口生津!”
随后,记者见到了该项目负责人宁培峰。宁培峰高高的个子,谈吐悠然。他侃侃而谈地向记者介绍了发展大棚火龙果的经过。
火龙果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水果,几年前一次在外考察时,宁培峰看到火龙果卖得很火,开始萌发了在大同种植火龙果的念头。为了在北方引种火龙果,他赴越南,下海南,去台湾,求经问计,掌握种植技术后,又翻阅大量资料,寻求南方水果在生长、管理等属性与北方水果的相同点,经过多次栽种试验,条件成熟后,他带领团队在大同地区考察适宜种植的基地。在一次去大同土林游玩的途中,路经杜庄乡,他发现不远处有一片大棚,这里距同浑公路很近,而且到大同市区也就半个小时车程,距离大同土林旅游区也相当近,过往的游客很多。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来到这里,考察了大棚内外及设施,觉得这些大棚比较适合火龙果生长。随后,宁培峰找到了建大棚的主人,把引种火龙果的想法告诉了对方,经过协商,租用了9座大棚试种火龙果。2016年,他从千千村、杜庄村等周边村庄雇用男女劳动力,在大棚里栽种了火龙果,并传授管理技术,9个大棚火龙果长势良好。2017年8月中旬,首批火龙果成熟,周边群众及游客纷纷进入基地采摘、品尝,人人赞不绝口。宁培峰种植的火龙果以果实红芯、口感甜而不腻、味道鲜美而赢得很好的口碑,当年每个大棚产火龙果5000斤左右,每斤25元,一个大棚收入10万多元,实现了热带水果火龙果在北方的成功种植。今年,大棚火龙果进入盛产期。
宁培峰说,火龙果种植前期投资较大,一个一亩大的棚子,栽种1000株左右,每株苗价80-100元,需投入10万元左右,但是,火龙果栽种后,可采摘30年,且不宜生病虫害,易管理,省人力,采摘周期长,每年8月中旬开采至来年1月份。
宁培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周边乡村推广种植大棚火龙果,达到一定的面积后,他将回收种植户的火龙果,发展火龙果果酱、火龙果蜂蜜等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让火龙果产业在云州大地火起来,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脱贫奔小康。
(魏 军 胡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