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堂有1230个姓氏祖先的牌位,有我的姓氏,也有我的……”在洪洞大槐树景区祭祖堂内,来自山东的五年级小学生杨乐神情专注地找着自家的姓氏。从祭祖流程体验祭祖习俗,从主题参观体验姓氏探源,从孝德文化拓展研学旅游。
今年以来,一批一批的全国各地的研学旅行团队纷至沓来,尤其是暑期,“老家”洪洞大槐树景区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研学游热潮。
独特“寻根祭祖”成研学游最好主题
每日的《移民》实景演出和《铁锅记》实景演出,吸引着孩子们驻足观看,穿越回600多年前,看大槐树下亲人分离,从此背井离乡,有的孩子们甚至会伤心流泪,一个个情景再现让他们对移民历史有了真实感悟,整个现场,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中就知道,他们懂了。
相对于游山玩水,这种走心的研学游定会触动孩子们的内心。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处处有这类鲜活的“教材”。多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景区在保护文化遗址原态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提升战略,进行软硬件项目建设,举办祭祖大典,不断挖掘根祖文化、姓氏文化,整理文化书籍100余种,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种,编排文化演艺节目13种,每年还会举办诗词、摄影、楹联等文化活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那棵见证了600余年风雨的大槐树成为许多人灵魂回归的“老家”、精神寄托的“家园”,并成为孩子们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最佳选择之一。
日前,“研学游”作为旅游与教育的跨界融合形成的行业新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校与家庭的认可。而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全国唯一民祭圣地,洪洞大槐树景区利用丰富的根祖文化资源、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为青少年团体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旅游产品,为广大中小学生打造研学新课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满足研学游团队研学需求
一批批走进大槐树景区的孩子们“成熟”了,他们不再单纯拍照合影,听讲解的同时,更注重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深度体验独特的“寻根祭祖”。随着仪式的开始,学子们庄严肃穆地站成方阵,根据主持人的提示,起坛迎神、敬献供品、敬香通神、奠酒献礼、敬献乐舞、饮福受胙(回爵饮福、撤馔受胙)、鞠躬辞神,按照传统仪程一丝不苟地参与完成整个流程。整个仪式中他们没有拿手机,没想过在朋友圈“秀一秀”,都在用心感悟着非遗文化独有的魅力。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根祖圣地华人老家”,600余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独特的寻根文化、祭祖文化、姓氏文化、谱牒文化、孝德文化、语言文化、槐树文化等多元文化交互融合的特色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研究,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体系和文化系统,也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实践教育。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数码协会创作基地”“临汾市根祖文化教育基地”等。多元的文化,深厚的底蕴,满足了研学游团队的文化研学需求。
尤其是近年来,景区还开展了移民文化研讨会,姓氏文化研讨会,诗词、楹联、摄影大赛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整理出版百余种文化书籍;布置了实证馆、民俗村等文化展示场所;打造了以文化展示、实景体验、互动参与的景区特色演艺,为研学游提供了体验习俗、学习著作、了解民俗的多形式参与体验活动。
精心推出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和项目
针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学旅游活动体系,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正在以“品牌引领、景区支撑,内联外引、提质扩量”的总体思路,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研发推出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和项目,将大槐树祭祖习俗、传统文化、谱牒文化、红色教育等与研学游相结合,不断丰富研学旅游活动体系。与此同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核心价值观,大槐树景区不断依托自身优势,加大研学旅游品牌宣传,大力开发培育研学旅行产品。
选择到大槐树景区研学游的团队普遍认为,大槐树景区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及硬件条件同时,通过策划进行各种丰富且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移民文化、根祖文化和祭祀文化,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如今,研学游作为大槐树景区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产品,为景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积累了经验。洪洞大槐树景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围绕文化旅游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产品开发,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优质发展。并且针对青少年研学游团体,已推出了多种研学游活动,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祭祀流程体验活动、家风家训的普及教育、碑刻拓印技法的体验、敬茶事亲传承孝德以及红色革命教育等活动,大大充实了研学种类,加强团队实际参与性,让学生团队不单单只是走马观花,更是从传统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根祖文化的博大精深。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