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我省大力开展农机资产收益扶贫,将扶贫资金变股金,将贫困农民变股东 ——

“红利”成为农民脱贫的新路径

  • 图为农机收获土豆。本报记者 魏贵富 摄

  •   三秋时节,正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繁峙县真诚农机合作社社长郑永亮,眼下那是忙的早出晚归逮不着人影。记者想找他了解一下农机资产收益扶贫的情况,只能等他收工后挤出点时间来聊聊。
      他告诉记者,现在机收胡萝卜正在进行中,机收玉米已经开始张罗,实在是太忙了。去年,合作社通过农机资产收益扶贫的方式,为帮扶的10个贫困户,每户分“红利”2000元。今年,他打算抓住三秋农机作业的黄金期,好好干上一阵子,争取为贫困户分更多的“红利”。
      记者从省农机局了解到,我省开展农机资产收益扶贫以来,“红利”已成为农民脱贫的新路径。
      陈有生增收了
      陈有生是静乐县利源农机合作社帮扶的贫困户。老陈60多岁了,虽然还能干点农活,但除了种地也不会干别的。老婆是个哑巴,只能做些家务,其它的事也帮不上手。这样一来家里的日子就全靠种地支撑,一直过得紧紧巴巴,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利源农机合作社成为省农机局确定的农机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后,合作社把省里给予的30万元扶贫资金变为股金,新购置2台拖拉机和3台配套农具,然后将这些资产折股分给陈有生等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使他们成为合作社的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分红的权利。去年,合作社利用新购置的农机具完成耕地深松作业4300多亩,实现纯收入6万元,为陈有生等10个贫困户,每户分“红利”3638元,使他们一下子就实现了大幅度的增收。如果说“红利”只是让陈有生实现了增收,那对于贫困户王环生来说,就是直接脱贫。利源农机合作社社长王亮功说,王环生也是合作社帮扶的贫困户,他是单身汉,3638元的“红利”,就让他这个家庭直接告别了贫困。
      谈到农机资产收益扶贫的好处,王亮功说,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做股东,是双方互利互惠的好事。一方面合作社得到政府的扶贫资金,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贫困户以政府的资产成为股东,可以依托合作社分得“红利”,增加收入加快脱贫。去年合作社给贫困户发放“红利”3638元,这只是个开端,按照入股协议规定的年限,“红利”还将继续下去。今年,合作社正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的范围,力求赚更多的钱,年底给贫困户再次分红。
      杨四的钱包鼓了
      我省实施农机资产收益扶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贫困户脱贫,但是具体实施的办法却不拘一格,各地因地制宜模式各异。
      繁峙县玄睿农机专业合作社没有采取购置农机,以农机作业费收入分红给贫困户,以此来实现增收的做法,而是使用县里统筹整合的扶贫资金201万元,合作社自筹的102万元,实施生物制料项目,以项目带动贫困户提高增收能力。合作社购买中联集团生物制料机2台、制粒机2台,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建设生物制料生产车间7200平方米及整套附属设施,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为原料,变废为宝,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的高效利用。目前,合作社已正式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三种肥料。
      玄睿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梁长生告诉记者,他们对贫困户的帮扶,是采取免费发放有机肥以及回收秸秆的方式来实现。今年合作社为帮扶的68个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有机肥1吨,价值在1200元。贫困户用上有机肥后,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和作物的品质,由此实现增收。他说,种菜农民杨四今年给胡萝卜用上了有机肥,结果亩均增收超过1000元,杨四的钱包一下子就鼓起来了。
      另外,就是回收秸秆。合作社以每户3吨,每吨200元的价格回收贫困户的玉米秸秆,这样既解决了合作社的原料需求,又可为贫困户户均增收600元。
      梁大命两头赚钱
      不仅给入社的贫困户股东分“红利”,增加他们的收入,还通过为贫困户股东提供各种形式的农机优惠作业,减少他们的生产成本支出,由此实现省下就是挣下的另一种增收,让他们两头赚钱。这是繁峙县老梁农机专业合作社帮扶的贫困户梁大命得到的“大礼包”。
      合作社社长梁志德对记者说,合作社对贫困户给予分红+优惠作业的“双帮扶”,为的就是让贫困户增收的力度更大一些,脱贫的步子更快一些。再者,因为合作社采取的帮扶模式也有独到之处,是集体经济扶贫方式。即用财政扶贫资金购买农机具形成村集体的固定资产,然后将资产折股量化,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贫困户,让贫困户作为股东享有收益分红的权利。具体说,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的股份比例是6:2:2,在此基础上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原则保障贫困户的利益。当然,也正是这种集体经济扶贫模式,使贫困户赢得“红利”和优惠两头赚钱。
      贫困户梁大命,家有7口人,去年合作社按照每人分红170元的标准,使他家得到“红利”1190元。另外,合作社还对他家近30亩耕地给予耕种收多个环节的作业费减免优惠,使其省下作业费2000多元。这一里一外的账合在一起算,梁大命两头得到的就是3000多元的“大礼包”。而这样的好事,对合作社帮扶的58个贫困户165口人,那是人人有份,家家受益。

    本报记者魏贵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14期

    • 第2018-10-13期

    • 第2018-10-12期

    • 第2018-10-11期

    • 第2018-10-10期

    • 第2018-10-09期

    • 第2018-10-01期

    • 第2018-09-30期

    • 第2018-09-29期

    • 第2018-09-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