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华文晋韵

极富前瞻意识的“思考”带来卓有成效的“实践”

—— 评《跨越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成效是我们在未来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和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高校应该如何加快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个高校领导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张汉静同志多年在高校领导岗位工作,2015年上任山传学院书记。两年来,山传综合实力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实践证明,他围绕进行的一系列有关建设和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思考与研究是独到和深刻的,提出的一系列学校发展思路和方向是具有前瞻眼光的,是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的深入领会和贯彻执行,尤其是对山传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建设高水平大学、大学发展战略等的思考都突出体现了对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有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思考和准确把控,这与他深厚的学养及长期以来勤于思考密不可分。
      细读张汉静同志对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四个“突出”的办学定位的提出及部署、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十三五”重中之重的分析和探究、坚持高水平和高效益办学的“双高”办学思路等的阐释,其中既有理论性的研究,又有战略性的布局,充分展现了他作为高校党委书记的理论涵养与战略眼光,是敏锐思想和冷静思考相结合的成果。
      思想是行动的航标。从山传近两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张汉静同志在任的两年多时间里的深入思考具有很大启示意义,所进行的学院建设是富有成效的,学院在保持原先优势专业的前提下,由7个院系扩建为10个院系,新建了3个研究所,建成教育部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聘请全国唯一的广播电视类工程院院士来校工作、与省委宣传部合作成立文化产业研究院,与阳泉合作建设影视基地和高端智库等五大中心,让高校的五大职能充分发挥。尤其是2017年的一系列规范性建设,使这所新建本科学院保持着高昂的发展劲头,不断以“山传速度”创造着具有传奇色彩的“山传现象”。
      张汉静同志不仅具有深遂的思考能力,字里行间还透露着对职业、对事业的敬职奉公、勤勉不殆的责任和担当,对学院建设、对教育事业乃至对国家广播影视事业和人才培养总体发展具有着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热爱之情。他对高校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思考经过了实践的考验,具有可借鉴价值和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张汉静同志的思考和实践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为探索出更多具有特色的高校发展模式和道路,为我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秀萍/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16期

    • 第2018-10-15期

    • 第2018-10-14期

    • 第2018-10-13期

    • 第2018-10-12期

    • 第2018-10-11期

    • 第2018-10-10期

    • 第2018-10-09期

    • 第2018-10-01期

    • 第2018-09-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