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蔬菜大棚变身智能工厂+生态景区

  • 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2号智能化温室内。邱琲珑 摄

  •   3米多高的黄瓜藤蔓从高空垂下来,一根根细长饱满的黄瓜从藤蔓上的绿叶中探出头来。这些疏密有度的黄瓜植株都生长在一列列排放整齐的长方体栽培槽内。两列栽培槽中间的巷道里,正好有两个工作人员驾驶着一台像中型平衡车一样的采摘车迎面走来。随着采摘车的不断升降与前行,俩人熟练地采摘着两侧藤蔓上已经成熟的黄瓜。10月22日,记者走进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的1号智能温室内,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温室采用透明的高散射玻璃搭建,明亮宽敞。技术人员解群杰介绍说,“我们采用的是高标准文洛式智能化温室,这个温室内一共有60个栽培槽,总共种植了13000株黄瓜”。
      记者注意到,每个栽培槽里边都插着几个连着管道的“蓝色针头”。“这个东西叫滴界,植株生产所需的水肥就是通过它精准供给的”,解群杰说到,“除了滴界,温室里还有水循环净化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系统等高科技‘武器’,联合实现对植株生产的精准控制和智能监管,使植物在不同阶段都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
      从1号温室出来,记者跟随解群杰又参观了种植番茄的2号温室和种植了20多种叶菜的3号温室。
      在3号大棚最内侧的中控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手机调试物联网信息。只见她轻点鼠标,面前的大屏幕和三台电脑上开始切换显现出不同棚内不同区域的各种数据。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监测,以及从荷兰引进的园艺产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作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肥料中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会被实时采集回来,并根据生长模型自动调整滴灌系统、施肥系统、光照系统、温控系统等生长要素,以达到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设施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无害化、可视化等。
      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内的智能温室,均采用透明的中空玻璃搭建,从外到内都充满了现代化气息,再加上室内整齐的植株和这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智能温室仿佛更像是一个个智能工厂。
      “我们一共建成高标准文洛式智能化连栋温室12栋,单栋面积5184平方米。目前已经配套完善并投入生产的只有1号、2号、3号这3栋。正在规划建设的4号温室主要用于展示管道栽培、空中栽培、飘浮板栽培、报架栽培、追光栽培、沙培等先进的种植模式,同时也是很好的科普教育基地及观光基地。”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经理曹文元介绍说,“通过物联网等高科技元素,我们所有温室内的蔬菜都实现了‘源头可追溯,成本可核算,质量科控制’,以确保所有蔬菜产品都能达到无农残、无公害。”
      一边带着记者参观3号大棚内的盆栽蔬菜和物联网系统,曹文元一边介绍起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规划。“目前,我们温室内生菜的蔬菜都供给了康培集团的食堂,下一步,我们会在温室内建设透明的可参观通道,游客可以走进科技园,走进智能温室,见证蔬菜的生长过程。同时,我们还会建设生态餐厅,让温室内的无公害蔬菜加工后上桌,供游客食用。”
      增加参观通道和生态餐厅后,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温室大棚不仅变身智能工厂,更会成为生态景区,在高科技现代园艺产业链的基础上,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链,将农业科技园建设成为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

    本报记者 李 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22期

    • 第2018-10-21期

    • 第2018-10-20期

    • 第2018-10-19期

    • 第2018-10-18期

    • 第2018-10-17期

    • 第2018-10-16期

    • 第2018-10-15期

    • 第2018-10-14期

    • 第2018-10-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