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誉远国医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上一座四合院里,这是一座闹市中的百年老宅,出门车水马龙,进巷清静安宁。
摸摸正门两侧的石狮子,走进院内。面前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走廊,左侧墙上悬挂着“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广誉远曾经荣获的一些荣誉奖牌,右侧是挂号室、收银台、药房和理疗中心。走廊尽头的墙上,“广誉远国医馆”的红色大字格外显眼。这面红墙的南侧,5米高的影壁上,梅花、仙鹤、鹿等砖雕精致典雅。红墙北侧,二进门上方悬挂着写有“寿康”二字的匾额。
“这座‘闹中取静’的老院子,流传着很多的历史故事”,广誉远国医馆服务营销部经理刘佳带着记者穿过二进门,走过一条狭长的走廊,再穿过三进门,来到一处方方正正的院子里,边走边讲解道,“这座院子最早是由慈禧拨专款修建的。1892年,胡聘之任山西巡抚期间,在此设立火柴局,开山西近代工业之先河。后来,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时,为他身边的六个卫士长买了6处院子,这里成为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
青砖古瓦红灯笼,唯美的四合院中,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屋舍掩映在三棵郁郁葱葱的古树中。刘佳介绍说,这个古院落原是阎锡山卫士长居住,曾经还有一条直通督军府梅山事议厅的地道!后来,在太原市文物局的支持下,由房主、政府、社会三方出资,这座老院子被重新修复。
2015年10月,广誉远承租了这座古院落,并聘请著名设计师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结合古建筑风格,以现有土木建筑为基础,采取最先进的“偷梁换柱”工艺,对院子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百年老宅再次变得古意盎然,美轮美奂。
广誉远的历史比这处老宅更为久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的广誉远,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2006年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誉远主导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现为国家级保密品种。“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秉承着精诚大医、道地药材与一流的管家式服务,广誉远这家老字号不断创新经营方法、管理模式,却始终坚守和传承着古老的中医药文化,持续为百姓提供着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
如今的上三桥街8号院内,太原广誉远国医馆开设了两个贵宾诊室、七个门诊诊室、五个理疗诊室及熏蒸室、沙疗室、挂号室、收银台、药房、煎药房、药库等,月均接待患者3500人次,百年老宅的悠悠古韵中,广誉远老字号的芳华次第绽放!
本报记者 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