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贸易摩擦下的“逆袭”

  点评今年的外贸进出口,离不开中美贸易摩擦。但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西外贸进出口承接去年的发展势头,前三个季度增幅跃居全国第8,有望连续三年连创新高。
  究其原因,除了山西省的主要进出口产品不在美国对华加税清单上外,更重要的是本土外贸企业无论是在行业的丰富性还是在客户的多样性,乃至规避汇率风险方面日益成熟。
  以前山西进出口离不开煤炭和焦炭,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商品中,太阳能电池板异军突起,除了手机外本土制造企业正在崛起,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往来日益密切,开发区提档升级为各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各项政策“红利”源源不断。记者梳理了一下,今年大放异彩的政策中,有海关的服务监管政策,有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地方政府简化办事效率诸如五天办结开办企业事宜等等,种种政策的效应叠加,让外向型企业看到了山西求发展、求转型、求提升的愿望和远景,也激发了他们勇闯全球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前不久的10月18日,武宿综保区的山西进出口品牌产品体验中心正式运营,意味着除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外,我省的跨境贸易业务也从无到有,为企业和消费者开启了“买全球、卖全球”模式。这对促进区域进出口贸易、丰富和提升我省群众的消费品种和水平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丰富,山西的进出口业务一步步做起来,一步步再往大做。数据的背后,是本土企业脚踏实地,制造业瞄准国际市场,农业生产企业瞄准国际餐桌等等具有开放性眼光的经营者追求卓越的艰辛历程。
  每前进一步的辛苦,最终都会得到回报。

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27期

  • 第2018-10-26期

  • 第2018-10-25期

  • 第2018-10-24期

  • 第2018-10-23期

  • 第2018-10-22期

  • 第2018-10-21期

  • 第2018-10-20期

  • 第2018-10-19期

  • 第2018-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