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宋家沟,一条条整洁宽敞的街道、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泛着粼粼波光的清水小渠都让整个村庄显得更加灵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波波来到这里,体验一把“美丽乡村游”。宋家沟在自身努力和各方面支持下褪去改造前破旧、荒芜的村庄形象,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乡村,全方位地展现了宋家沟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的时代风貌。
宋家沟村是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乡的一个小村庄,是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3公里,紧邻国道209线,是宋长城景区的必经地,也是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它是全县规划的八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村庄总面积8.15平方公里,全村原有户籍人口245户548人,贫困户47户128人,有耕地3716亩、林地3177亩,2017年新搬迁入住易地扶贫搬迁户145户265人。
今年2月8日,宋家沟村作为全县试点率先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及特色风貌整治工作,邀请了中国乡建院进行驻地式设计,陪伴式指导。以“立足脱贫,着眼小康,特色风貌,有效落地”为原则,以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为理念。按一村一策,一户一图设计,坚持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田园风光为格局,打造凸显特色的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四美乡村”。施工时按照一线工作法,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动工作组,将参建干部分配到6个工作区,分解成20个工作面,一对一包户,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利益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历时77天完成建设任务。不管是前来指导工作的领导,还是参观学习的客人,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移民落户的村民们是如何生存的。按照岢岚县“1661”产业扶贫行动计划,扶持本地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群众的“一帮两带”工作思路,有劳动能力的180人通过配置产业、就业帮扶、金融扶贫政策,实现人均综合年收入6391元,无劳动能力的103人通过政府配股,宋家沟村合作社和光伏扶贫产业,分红加政策兜底,人均年收入达5356元。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宋家沟村发展后劲,让旅游业带动乡亲们走上富裕路,岢岚县启动了国家AAA级标准化景区创建工作,经过规划,宋家沟村激活了1500年的北齐军事遗址苏孤戍、古堡等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了北方民居特色、民俗风情、田园风光,配套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旅游服务的框架体系,并于6月15日通过了专家评审,使宋家沟成为忻州市第一个达到国家AAA级景区标准的乡村旅游区,同时也成为岢岚县创建的第一个国家AAA级景区。
其实宋家沟村没有一个姓宋的。传说很早以前,岚漪河上游十里处独居李姓人家,一年阴雨连绵,山洪暴发,李家房舍卷入洪水顺河而下,到河谷水缓处,木陀原地打转不再随波而下。李家老者认定此处为宝地,洪水退去,择地安家,取名顺家沟,寓意顺顺当当。再后来,李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边住户纷纷移居至此,到宋朝太平兴国五年,王家岔修筑长城,有宋军驻扎顺家沟,为弘扬大宋威德,取其谐音,将顺家沟改名为宋家沟。宋指大宋并非百家姓之宋,这也是宋家沟没有宋姓人的缘由。
“东村标”是宋家沟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因为它坐落在村东入口,外形设计以小篆“宋”字为框架,顶部以山西民居屋顶为基本元素,建筑材料以本地特有红石,房屋旧瓦、砖石为主。高12米,过道有三个窑洞,寄意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过道走向村标,寄意宋家沟村民从原始窑洞一步步走向现代化,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宋水寺,取“顺水”之意。它在两条河的交汇处,以前下大雨的时候,这个地方河水流量大,冲坏一些农作物。人们就在这个地方修建寺庙,祈求风调雨顺。现在这座庙是这次宋家沟风貌改造新修建的。戏台和庙相对,北一般为尊位,戏台坐南朝北,意思是朝拜尊神和各位仙家。在宋家沟,庙靠山而建,依山傍水,也有风水宝地的寓意在里面。
宋家沟距离太原全程高速大约190公里,前去的游客自驾经过G55大运高速公路,在顿村以北的秦城枢纽上五保高速向保德方向行驶,黄道
川出口下高速,当天可来回,全村有十几户“自住房+客房”的特色风貌小院建民俗客栈,游客也可选择住宿体验当代的田园生活。
本报记者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