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学数学,周三上英语,周四补作文,周五练书法,周六日补英语,就和机器人一样连轴转……初中二年级学生赵成瑞的一周过得并不轻松。而他所在的辅导班分布在省城太原的三个不同区域,这意味着,几乎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和妈妈忙着赶路去另一个“学校”,进入另外一个“教室”。
“上课的都是名校老师,虽然补课累、花钱多,但孩子的同学几乎都报了,咱也得补啊,考高中差一分就可能差一档。”面对大部分课程一小时100元的收费,赵成瑞的妈妈略显无奈但仍选择接受。
这是一位普通学生家庭的真实状态。
为了能够不落后于其他同学,或者能有更多提升空间,家长带着孩子前仆后继地奔赴一个个课外辅导班,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小灶”。
高代价,有多少真回报?
“我儿子现在上初中。以前,我还能辅导他,但现在不行了,题目太难,而且有些知识点也都忘了。所以,还是决定把他送到了辅导班。”家长高峰说,据他了解,现在很多孩子都在上辅导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几乎所有科目都有人在补习。一些学校附近就有不少辅导班,学生来去也方便。
高峰给儿子报了英语和数学两个辅导班,一学期需花费2万元。这笔支出并不小,但作为家长,他更关注孩子未来的中考、高考等升学问题,需要现在就打好基础。
那么,付出了时间和金钱就一定能提高成绩吗?
“孩子成绩太差了,参加辅导班后,成绩略微有点提高吧。不过,即便成绩没有什么提升,也会继续上辅导班,也就是图个心里安慰。朋友、邻居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总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一位在辅导班外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记者从多家培训机构和家长方面了解到,来上辅导班的大致有两类学生,一类是本身学习很好,但想出类拔萃、更加优秀,这类学生上辅导班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另一类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这就因人而异了,总体来说感觉成绩提高平平。
硬师资,所见即所得?
每到周六上午,李女士都会带着上三年级的女儿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上课。这家机构位于杏花岭区某小学旁的一座大楼里,开设的课程名为“牛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分一、二、三级。李女士的女儿正在学习一级课程。据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使用的是牛津大学考试委员会设计的教材,学生可以考级。授课教师都有留学经历。学费根据上课时间长短和教师而定,每学期8000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这家机构隔壁是另一家连锁培训机构。接待室墙上挂着老师的照片和简历,名校毕业、中高级职称、多年教师从业经历是用得最多的词。
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8月22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招聘学科老师,极少有硬性规定“必须有教师资格证”,有些机构甚至招聘兼职大学生,将其包装成辅导老师,以蒙混家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随机采访的20名学生家长中,有5位表示一定要看清楚任教老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其他家长则称没特别留意过。陈女士表示,补习老师都很年轻,确实不知道是否有教师资格证,但孩子喜欢,成绩也有提高,作为家长似乎在教师资格证方面难以再苛求了。
超纲教学,真提高还是假繁荣?
在府西街上的一座写字楼门口,挂着十几个培训机构的牌子,各种补习班的广告随处可见。在一家辅导机构,一对一辅导,购买40到58节课时,每节课时费是200元。如果一次性购买200节课时以上,可以优惠为150元一节课,家长需要一次性交纳3万元的辅导课时费。
以省城某中小学较为集中的片区为例,不仅培训机构众多,而且课时费用更高,一节课外辅导课有的竟然需要500元。
这些高价的辅导课程大多宣称针对小升初的各种考试、考级、考证等项目,但教育部曾出台过文件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小升初与考试、考级、考证等并无关系,为什么这些课外辅导班的生意还会如此火爆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事实上一些地方培训机构自称参加培训、拿到等级考试的证书,就会增加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此外有的培训机构宣称,入学后还会存在分班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了学生会被分到“快班”还是“慢班”,课外班培训有助于分班考试。
当家长把学生送进培训机构之后,培训机构让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的办法是:“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超纲教学就是人为拔高它的难度。提前教学就是教学的内容超前。所以,靠“刷题”取得的成绩也是暂时的。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