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近万元的手机一年就会落伍,而租一个全新iPhoneX手机,每天只要13元;出席一个隆重的场合,买一件优雅的晚礼服几千元却穿不了几次,租一周花费仅百余元……随着共享经济深入推进,“租生活”在新一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中应运而生,从传统的租房、租车,到3C数码、衣物配饰、玩具绘本等租赁新项目遍地开花,不得不说,一个“万物可租”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租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能用少量的钱享受到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环保可持续。不过,当物品的拥有权与使用权真正分离后,新问题也不少。比如,租赁物品的质量如何保证?物品发生损坏后,租赁双方如何协商赔偿金?免押金后的租赁信用机制如何健全?……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隐患,让很多消费者不敢真正“放心租”。
因此,“租生活”红火的背后,是对人们契约精神的考验和提升。契约精神的背后是信用体系的完善,这需要政府鼓励、社会参与,也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征信企业在新模式上进行探索。只有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让社会的信用体系更加健全,让“租生活”行稳致远。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