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如何在后期制作中运用好非线性编辑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从功能到性能日超完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计算机、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先进技术,集录像机、编辑机、切换台、特技机、动画、调音台和字幕机等功能于一身,它优越的编辑随意性和多版复录无损等特点,受到广大电视工作者及影视制作人员的青睐。
  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从硬件上看,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高速AV硬盘、专用板卡(如特技加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为了直接处理高档数字录像机来的信号,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带有SDI标准的数字接口,以充分保证数字视频的输入、输出质量。其中视频卡用来采集和输出模拟视频,也就是承担A/D和D/A的实时转换。从软件上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视频编辑处理对专用器件的依赖越来越小,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因此,掌握像Premiere Pro、Edirs、Studio DV之类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就成为了关键。就目前的计算机配置来讲,一台家用电脑加装IEEE1394卡,再配合非编软件就可以构成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来看,它能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机、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IDI创作、时基等设备于一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这种对传统设备高度的集成性,使后期制作所需的设备降至最少,有效地节约了投资,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影视制作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传统编辑方式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母带的磨损和“翻版”,素材在检索过程中反复搜索,录像带和磁鼓之间的磨损较大,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视频信号经过特技台、字幕机等设备后,信号质量有一定的衰减,导致图像质量不高。而非线性编辑的素材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入到计算机硬盘中的,采集的时候,一般用分量采入,或用SDI采入,信号基本上没有衰减。目前,任何一台计算机中TAG、BMP、FLC、JPC、WAV等格式的文件,都可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调出使用。一般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提供复合、YUV分量、S-VHS、DV、QSDE、CSDE、SDI数字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兼容各种视频、音频设备,也便于输出录制成各种格式的资料。MPGE-2、M-JPEG和DV这三种压缩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领域,减少压缩系统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制作过程中压缩处理的数量和类型差异,理想情况是采用相同压缩格式的编解码循环,但也不能超过7次或者采用SDI等无需解压缩/压缩循环的压缩数据传送方式。用MPEG、DV、 M-JPEG压缩格式等进行混合编码时,由于编码的人为缺陷,将加速图象质量恶化,一定要考察压缩技术和参数选择上的差异,尽量减少级联压缩系统的数目和类型。
  传统编辑方法的制作节目过程中,往往要面对较长时间的素材带,反复进行审阅比较,然后将所选择的镜头编辑组接,并进行必要的转场、特技处理。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机械重复劳动,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可以随时调用,不必费时费力地逐帧寻找。素材的搜索极其容易,不用像传统的编辑机那样来回倒带。用鼠标拖动一个滑块,能在瞬间找到需要的那一帧画面,搜索、打点易如反掌。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少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有良好的系统开放性,能够支持带Alpha通道的多种文件格式,要想非线性编辑系统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单靠非编软件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其他的软件,相互嵌套使用。例如常用的PHOTOSHOP软件,可以为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静止画面素材,提供带Alpha通道的静帧素材,亦可对采集的静帧画面进行修饰。另外,还可以制作一些艺术体效果的字幕。AfterEffect为视频后期合成软件,在它里面安装许许多多的插件,提供强大的特效功能,把非编软件中制作的工程文件直接调出,制作出光芒、烟雾、水滴、雨丝等变幻无穷的二维动画效果和绚丽的动态背景。三维动画软件3DMAX可以渲染出逼真的动画效果,输出的TGA序列在AfterEffect中轻松叠加。通过CoolEdit制作软件,可以编配声音素材,这些软件使得编辑的素材和制作的手段大大地丰富,完善了非线性系统的强大功能,使非线性节目制作锦上添花。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管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虽然提供了编辑的方便性、随意性,大大缩短了编辑的时间,但是,它的管理非常重要,它决定视频编辑的工作效率。大量的素材采集到硬盘、制作完成后的节目输出、特技效果的生成、各种数据的清除与整理等,均要求有一整套的系统管理方法。
  素材的采集管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要求采集的节目素材,尽可能为有效画面素材,这样既可以节省宝贵的硬盘资源,同时为后期的视频编辑搜索素材带来方便。但是素材量多了以后,很多的小画面充满了整个显示屏,这些小画面占用了计算机的大量内存,使系统的运行速度大大下降。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在采集素材前,对素材的入点、出点信息进行登记,增加到批采集列表,然后进行批采集。这样做一方面节约素材采集时间,另一方面节约了硬盘的存储资源,保证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
  素材的编辑管理
  在制作一组新闻或专题节目时,根据自己编辑习惯,分门别类建立文件夹。首先,建立这组节目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下,建立子文件夹。如画面、配音、字幕、音乐和其他资料等,视频编辑时,一目了然。节目制作完成后,将时间线或故事板中所用的素材按使用的长度提取出来,并将多余部分删除,以节约磁盘的空间,进行下一组节目的制作。这样既保留了对原有节目的修改,又删除了素材的多余部分。
  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保证非线性编辑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死机、系统反应迟钝等现象的发生,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软、硬件的维护,要定期清除无效的数据和整理硬盘碎片等。非线性编辑系统运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许多无用的数据残留在磁盘上。这些东西多了,就会影响磁盘空间的利用,甚至影响整个系统的操作进度,所以对这些东西删除就显得十分必要。它是由一些没有选用的素材、特技和生成片段组成,每次节目制作完成以后,都应该对它们进行删除。随着素材的录入、删除次数的增多,硬盘的存储空间会变得越来越破碎,存储效率也越来越低,运行速度大大下降。因此,必须定期进行硬盘碎片整理,并把它写入日常维护管理规定中去。一般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这样的工作。另外,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人员要有安全防范意识,移动设备的使用需经检测,不准随意进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拷贝和删除等。
  总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制作质量,简化我们的工作流程,同时我们要不断思索解决在应用新的工作设备及新的工作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优越的性能、完善的功能、方便的操作,受到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和电教系统中技术制作人员的认同,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地传输数码视频,实现资源共享,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协同创作,对于扩展网上的应用来说,前景广阔。

作者:大同广播电视台 崔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19期

  • 第2018-11-18期

  • 第2018-11-17期

  • 第2018-11-16期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 第2018-11-11期

  • 第2018-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