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人文视野

“漆彩三晋”山西漆艺巡展亮相太原美术馆 ——

文化之美 漆心可见

  • “漆彩三晋”展览现场。 (资料图片)

  •   山西漆艺历史源远流长,且取得过极高的艺术成就。距今最早的山西漆器出土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境内的陶寺镇墓葬,距今已有4500年历史。此外,在历次的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明清历代的漆器。这些漆器器形庄重典雅,装饰手法巧妙、工艺精练成熟,代表着汉文化最具成就性的水准。
      山西的主要漆工艺有三种,分别是新绛云雕工艺(剔犀),稷山螺钿工艺,平遥推光漆工艺。历史上这些工艺对山西人民的生活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成为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造物和工艺能力的表现。在当代,这几种典型性的工艺也屡获殊荣,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再一次证明了它们的历史价值,也给它们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山西漆艺的辉煌历史,既是自然环境的结果,又是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然而,也必须正视当下山西漆艺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漆艺退出日常生活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事实;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在和当代文化的结合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其市场,并最终导致行业生态趋向颓败,工艺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顺应国家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号召,开展对山西漆艺未来发展的研究与思考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11月20日上午,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彩三晋”山西漆艺巡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本次“文化之美·漆心可见”项目旨在通过对山西漆艺发展历史与当代振兴的经典案例研究,来树立信心,并提供技术上、美学上、政策上可以借鉴的方法和途径。项目创造性地结合了社会企业、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非遗传承人、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力量,经过较长时间的认真思考和实验,开发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产品,希望通过展览的形式将这些产品投入大众视野,检验社会对项目成果的反应,为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思路,最终推动山西漆艺的现代化。
      开幕式上,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向太原美术馆捐赠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中秀精品《金色年华》。以金菊为题材,喻意前程似锦,美好年华。
      本次展览是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年度项目“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所有成果继永乐宫展览之后,在山西省的第二次亮相。展览作品有山西地区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漆器文物19件套,山西省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漆画作品,历届山西省工艺美术漆器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漆画作品16幅,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器工艺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学员创新漆器作品共33件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师生的漆画作品24幅。这些斑驳却闪烁着山西祖辈智慧的漆器文物,风格各异却极具现代感与实用性的创新漆器,技法精湛、色彩浓烈,或传统或先锋的漆画作品,它们代表着古往今来山西漆艺的突出成就,展现着多样化的山西漆艺发展路径。新与旧、传统与创新、立体与平面,多维度荟萃出这场丰富而绚丽的山西漆器盛宴。我们相信这场展览会带给观众美的启发,带给山西漆艺从业者创新的方向,带给山西漆艺行业前进的动力。
      “文化之美·漆心可见”项目成立即是为保护、研究与推广山西的漆器髹饰技艺。为此,项目组通过整合清华大学学术资源、山西省优质漆艺资源,联合山西省各级文化部门,围绕“山西漆艺发展脉络梳理”“山西漆艺传承人访谈”“山西漆艺新生代培训”“山西漆艺创新作品展示”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项目工作。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20期

    • 第2018-11-19期

    • 第2018-11-18期

    • 第2018-11-17期

    • 第2018-11-16期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 第2018-11-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