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40年,太原一天一个样

  • 图为市民正在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本报记者 姚凡 摄

  •   40年前,穿件新衣服离不开布票、布匹和裁缝。如今,布票消失了,裁缝成了高端私人定制的同义词;
      40年前,我们在吃的方面追求的是吃饱。如今,掏出手机,点个外卖,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舌尖上的中国,减肥成了恒久话题;
      40年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就是当时的三大件。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一屋子的现代家具家电……
      40年风云激荡,40年沧桑巨变。11月21日,以“辉煌的历程 奋斗的时代”为主题的太原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览分为4个部分,以图片文字、数字对比、动画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40年来太原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这里的每一幅照片都感动着我。那个时代的火车站,那个时代的工厂车间,看到这些图片,我非常激动,有一瞬间,我甚至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年代。”70岁的市民姜师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奢望。”50岁的乔金娥说,1990年,我家连一台座机电话都没有。如今,人手一部手机,上网、微信视频、手机支付,做梦都没有想到生活可以变得这么好,可以这样便捷……
      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交通出行方式日新月异。一张太原火车站扩建改造图片,让80后的张博回到了“从前”。他说:“2001年,我在北京上学,每逢假期回太原,坐火车需要15个小时左右。学生时代比较清贫,大多坐硬座回家,那种煎熬依旧记忆深刻。如今,有了高铁,一天往返都不在话下。”在交通出行展览区,记者看到这样一组图片。40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85个,累计投放自行车4.1万辆;2016年,太原市更换纯电动出租车8292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纯电动出租车的城市……
      “再过5年,再过10年,太原又是一个样。不,应该说,太原一天一个样。”马师傅是吕梁人,年轻时在太原工作,退休后回吕梁。“今天,我专门和老伙计们组团来太原观看成就展。2010年离开太原,如今,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马师傅兴奋地说道。
      “我是太原时代新人,向上、向善好青年马艺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小姑娘,今天我要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太原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太原市时代新人,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向网友展示太原40年的历史变迁。
      “点赞,太原!”“骄傲,太原!”随着时代新人直播的进行,网友互动留言瞬间爆满。
      在成就展上,动画视频展区有这样一组数据,1978年,太原GDP达到18.68亿元,2018年,太原GDP实现3382.18亿元,实际增长61.2倍;2013年总长49.28公里的中环路全线通车,2017年底,城市道路总长2464公里,是1978年的6倍;截至2017年底,129个贫困村1.9万户,5.25万人稳定脱贫……
      八河治理,汾河三期建设,晋阳湖片区改造,“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水韵龙城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一幅文明开放美丽太原的壮丽画卷徐徐打开。

    本报记者 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21期

    • 第2018-11-20期

    • 第2018-11-19期

    • 第2018-11-18期

    • 第2018-11-17期

    • 第2018-11-16期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