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太原天气持续向好。雾霾天气越来越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这不仅是该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最切身的感受。
为了捍卫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近日,《太原市2018年至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对外公布,该方案从政策、措施和落实等方面明确了“时间表”和“路径图”,提出截至2019年3月31日,省城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持续改善。
冲锋号已经吹响。今冬,太原打赢蓝天保卫战势在必行。
政策好,凸显治污决心
“自去年以来,省城的天气明显好转,雾霾天越来越少了。”喜欢在朋友圈发蓝天白云照片的梁薇对此颇有感触:“每次发照片都会有很多外地的朋友留言点赞,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蓝天白云增多的背后,是太原铁腕治污的坚定决心。从2017年秋季起,太原发布市区“禁煤令”,与此同时,“煤改气”和“煤改电”工程相应启动,太原彻底告别延续数千年的烧煤采暖历史。
2017年冬季,体现市区燃煤污染的重要指标——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54ug/m
,同比下降55.4%;2018年春季,生态环境部通报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结果。太原考核结果为良好,重污染天数降幅位列第三名。
“尽管禁煤对太原空气治理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但雾霾的成因众多,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因素也不容小觑。”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施建华分析道:“这不仅是今年太原出台治污方案的关键,更彰显了今年太原治污的决心。”
该方案设置的主要任务涉及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推进清洁取暖、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企业提标升级改造;实施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与运输等内容。
太原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不少内容。一是增加调整运输结构的内容,提出公路转铁路,建设绿色货运枢计划及加快钢铁、焦化等重点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二是对建筑施工原材料生产企业不再“一刀切”,确保转型项目、重点项目、地铁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需要;三是加强对工业窑炉的排查,加大对落后工艺窑炉的淘汰力度;四是取消钢铁等企业统一限停产比例,因地制宜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措施准,亮出治污策略
11月23日,杏花岭区通过精细化监管平台,发现辖区一点位臭氧超标,怀疑存在相关污染问题,该辖区相关责任人立即带队赶赴现场,通过排查发现该点位一处工地正在实施露天喷漆作业,在依法制止后,臭氧指标恢复正常。
这是太原实施治污精准管控的一个缩影。“牵牛要牵牛鼻子,环境治理必须更有针对性;目前太原环境治理任务,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措施。”太原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太原市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制,在市区乡镇、主要街道、重点企业安装近千个大气监测微观站,实时监测反馈污染方位,判别污染类型。“通过加密环境监测的网格,借助传感器等技术,能够准确判定哪个网格哪项污染物指数高,指数值是多少,并要求当地专职环保监管员采取相应对策。”小店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太原市10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六项参数在内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所有站点均实时对外发布信息,原始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不仅如此,在工业污染监控方面,太原市还完成全市高架源(相对于地面源而言,是指污染物通过高烟筒排放且排放量比较大的污染源)82个点位、重点排污企业31个点位、20吨以上锅炉11台等排放口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建设安装、联网及验收,基本实现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全覆盖。目前,太原市已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95家企业400余套,视频监控38套,治理设施过程参数监控系统13套,现场移动执法设备80余套,初步形成具有该市特色的环保天眼工程。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如何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排放标准,控制和削减排放总量,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太原在治污策略上已迈出坚实一步。
监督狠,展现治污气魄
大气污染防治事关民生,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杜绝责任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太原市改善省城环境质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将突出以强有力问责督促履职担当。
为此,太原市委、市政府将成立督查组,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回头看”开展督查,对“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督办问题整改情况、燃煤小锅炉淘汰等展开“回头看”,做到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罚,督促清理整改到位。
同时,督查组还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对强化督查发现问题进行督办的函》交办的问题清单、“散乱污”企业整治清单和燃煤锅炉淘汰清单,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开展现场核查。按照“督企督政”原则,督查组还将对相关单位整改及“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对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太原市还将对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月调度、月排名、季考核,各县(市、区)每月3日前上报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每月向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区县下发预警通知函;对每季度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目标任务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或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爆表”的区县,公开约谈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未能完成终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区县,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考核结果直接认定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久久为功。下一步,太原市还将继续实施蓝天攻坚行动,重点抓好控煤、治污、管车、降煤等各项整治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太原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王雁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