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和了,家里再也不用烧煤取暖了”
11月15日,我省最南端的运城市迎来全面供暖。该市中心城区南同蒲铁路以南区域的居民,家里涌来阵阵暖意。而随着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的竣工,南同蒲铁路以北区域也告别了小锅炉供暖的历史,居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集中供热。
11月25日,记者在运城晋建热电有限公司调度室见到,工作人员根据管网实时运行情况,通过电话第一时间同各换热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各站供热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以保证居民家中暖意融融。
在运城市圣惠路市口腔卫生学校家属院,老旧庭院改造后,供热效果较往年同期明显改观,这里的住户车大娘介绍,“今年的温度比去年升得快多了,暖气片的温度也挺高的,在家明显感觉暖和了不少!”
在蔡家村换热站,这里依旧是一片忙碌,由于换热站刚刚运行,各方面还需要维护,工作人员认真观察表计,不时地做着记录。
在供热工程欠账多、环保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2017年3月,这项事关运城市北城区居民取暖的供热工程全面开工,工程建设者们就知道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
在2018年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运城市将中心城区供热全覆盖列为“11件民生实事”之一,报告中承诺“2018年取暖季来临之前,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这项解决中心城区南同蒲铁路线以北区域市民冬季取暖的工程,不仅是政府践行美丽中国建设,致力改善大气环境的环保工程,更关系到几十万群众能不能过一个暖冬。
施工单位山西建投集团运城晋建热电有限公司更是深感重担在肩,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司上上下下没有过丝毫的松懈。山西建投集团董事长孙波表示,这一年多以来,运城晋建热电有限公司经受了极大的考验,在任务重、工期紧的压力及影响施工的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的重重困难之下,他们没有退缩,却迎难而上,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夏季顶酷暑,雨季搭棚干,冬季迎风忙,不分昼夜、争分夺秒施工,确保了项目如期竣工投运,按期实现了2018年的冬季送暖承诺。
如今,运城市北城区如期供暖,城中村的居民更是告别了多年烧煤取暖的历史,高高兴兴地接上了集中供暖的管道,再也不用买煤、烧锅炉那样烟熏雾罩了,运城城区天空湛蓝,百姓家里温暖。
多方支持 项目建设按节点顺利推进
群众能否温暖过冬,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幸福指数,运城能否在冬季保持湛蓝的天空,面临冬季燃煤污染问题,环保形势依然严峻。运城市中心城区南同蒲线以北区域的居民区一直采用的是小锅炉、地热井等分散用热方式,不仅存在污染问题,而且供暖价格并不稳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要求集中供热与其配套。所以,加快实现市区集中供热全覆盖不仅是事关群众冷暖的民生工程,更是所有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是改善供暖期空气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这是一项不能等、不能拖的民生工程。
运城市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是以新建热电联产机组代替原有的燃煤供热锅炉,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有效改善城区的环境,较好实现节能减排。为尽快实现中心城区的集中供热全覆盖,尽快解决运城市热电联产规划的Ⅱ区和Ⅲ区集中供热问题,运城市决定快速推进集中供热工作。
该工程采取PPP模式合作建设,经过招投标,山西建投集团(原为山西建工集团)中标后,并与运城市城市集中供热供气管理办公室签署了《运城市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PPP项目合同》。山西建投集团顺利组建运城晋建热电有限公司后,迅速接过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晋建热电成立之初就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以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支撑整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热电联产、服务民生;集中供热、使命光荣。”该公司董事长海波介绍,二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公司详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要向山西建投集团和运城市委、市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工程由晋建热电采取BOT运作方式建设运营,项目建成后,实现供热能力12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为15.2亿元。据介绍,除项目资本金约3亿元外,整个项目建设的其余资金需通过融资方式来解决。在运城市委、市政府和山西建投集团的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晋建热电与工行运城河东支行签定了金额为12亿元的固定资产借款合同。
资金成功到位,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可全面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极大地助力了工程建设。
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以来,连续被评为示范项目。2017年3月,被省财政厅晋财金〔2017〕18号文件公布为山西省第三批PPP示范项目。2018年2月,又被财政部财金〔2018〕8号文件公布为国家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按照节点顺利推进。负责人说,对于集中供热(二期)工程,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领导组,全力推进集中供热全覆盖工作。项目施工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现场进行专题调研,协调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山西建投集团主要领导定期到工地现场调研并推动项目建设。
这是一项建投人用汗水铸就的圆梦工程
三年的工程一年半完工,开工就进入了倒计时,一进入工地高金明就开始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
随着工程的推进,上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至工程技术人员,无不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裹挟着、驱使着。工地建设者轮流倒班,24小时全天施工,每天都会遇到难题、质量把关等问题,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集中供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热源,热源不足,则会影响整个集中供热的效果。在今年10月,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热源土建交安已完工。热源涉及的汽轮机、发电机、锅炉、热网加热器等主辅设备已全部安装就位,全厂全面分系统调试已完成并取得成功,11月2日,3#机组锅炉点火成功。储煤工作于10月5日已开始进行。10月24日,该公司召开了供热生产启动会,安排部署了生产运行工作。
集中供热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热源建设外还涉及供热管道、换热站等配套工程建设。根据管网建设计划,到今冬采暖季前,中心城区将敷设DN200-DN1200供热管网50余公里,跨越铁路6处、水利设施5处。施工中会遇到有环保治污导致的工程停工,有规划、设计、施工不能同步的制约,有因施工区域涉铁路、河道导致组织协调的不易,也有地下管线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带来的影响等等。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这些工程都如期完工。
“没有经验可循,就自己探索;难题挡路,就逐一攻克。”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是供热工程建设三个关键。我们在施工中遇到问题现场解决,不让问题过夜,请来相关专家,对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论证,及时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紧密配合,不少施工难题大家都是在施工现场集中办公,集中解决,办事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大家都是为了让千家万户的百姓能过上一个暖和的冬天。
对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供热民生工程,晋建热电是如何抓进度、重质量、保安全?该公司负责人说,整个工程的实施,他们提前制订施工方案。从超前筹划、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开始,详实地制订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吊装作业计划等,明确安全、质量、工期措施。同时对有关人员做施工方案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每周召开监理例会及安全例会、施工单位公司领导进驻现场办公,并加大冬季施工措施费及其他各项费用投入力度,保证了进度及质量。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保安全、保质量、确保按期供热”大会战,做到了工期要保、安全要抓、质量要好。
公司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并对新入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同时,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查找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采取密目网覆盖、雾炮洒水车降尘等措施,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环保要求进行施工,打造绿色工地。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工期目标责任状”,落实目标责任,奖优罚劣。
记者了解到,晋建热电公司这一项项精细的措施,确保了整个工程按照工程节点安全顺利推进,他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顶风雪、战酷暑,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圆满完成了2×80MW背压机组和供热主管网的建设任务,结束了南同蒲铁路线以北,集中供热二区、三区没有集中供热的历史。
今冬晋建热电服务的集中供热范围为东留村、西留村、西冯村等11个城中村和电业局家属院站、恒大名都站等19个换热站。家里接通供热主网,老百姓家里暖和了,锅炉停用了,不仅是个经济账,更是一个环保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