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不管看个大小病,都得专门打车到县城,来回车费、看病、买药都得花不少钱。现在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看病先在电话里咨询,既省了来回折腾,也省了不少钱……”上明乡前河村的村民李奴子高兴地说道。今年以来,岚县结合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积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实现今年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支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打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该县按照全县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总体要求,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纳入县域医共体、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民生工程重点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动员全县乡村医生主动参与、主动服务,成立了由县级医生、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村医、村计生服务人员组成的“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百名医生进村入户宣传活动,详细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需求,召开专项健康扶贫工作研讨会,明确重点服务对象,并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专门制定了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为签约居民提供精准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制定了居民健康分类管理,对健康人群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筛查等方式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患病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和诊疗服务,对疾病恢复期和功能障碍人群开展相应的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进一步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拉近了群众与医务工作者的距离,使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精细化。
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项工作的同时,该县在充分征得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就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等款项,采用主动签约、上门签约、集中签约的方式,与居民签订长期有效的契约服务协议。签约成功后,指定的医生将对指定的签约对象,负责提供约定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上门康复指导、家庭护理、健康检查、动态管理等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让家家户户居家尽享方便、经济、实惠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别是有效缓解了特殊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升了群众健康保健意识。
此外,该县还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QQ等各种信息媒介,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健康扶贫的政策与内容,在全县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家庭医生签约共计93323人,其中重点人员619924人,基本实现了全县贫困人口及重点人员签约全覆盖,至2020年实现全县家家户户都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梁海珍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