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年买一个台历,是很多人的习惯。
2019年元旦前夕,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一款名为“商院瑞景”的台历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捧,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都一下子订阅10本。
“爆款”台历的制作者,是学校的“英伟创业团队”。
让知识“变现”
“英伟创业团队”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李英伟的名字来命名。团队的18名成员全部来自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大多是大三、大四已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
跟以往的校园文化产品大多停留在风景照、校徽上不同,“商院瑞景”台历每幅校园风景,都是学生艺术化处理过的,让照片变得更为灵动。同时,细节处理更为恰当:网球场旁的向日葵代表着八月;10月图书馆旁的落叶街正是落叶缤纷;12月文化街两旁是落光叶子的梧桐。“提炼了校园元素,更能增强师生的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凝聚了情怀。”李英伟分析说。
过完春节的学期,团队的很多成员便要四处谋职。李英伟认为,制作独立、原创的产品,不仅仅是他们毕业后求职的敲门砖,更要让学生懂得,社会的需求是什么,这是知识“变现”的前提。为此,他有意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琢磨一款文创产品。
学生们也不负所托,从配图的选景到底色的调色再到纸张的选材,台历仅用了二十天时间就全部完成。
提前介入大市场
“从受众群体的体验,再到成本的控制,并不是几堂课就可以完全了解的,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学生毛毛说。
今年大四的她,志向是当一名设计师。在她看来,纸张作为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材质选择也十分重要。“台历选用的特殊纸张,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晒效果,而扉页背后特别使用了吸水性较好、带有纹理的纸张,可以书写寄语,并且不留多余笔墨,方便购买者作为礼物送人。”
这次设计研发产品的过程,在学生们眼里尤为宝贵。“台历所用插画为单色线描,所以在底色选择上尤为考究。老师建议我们根据季节变迁,选取颜色时更要注重人性化。比如台历在酷暑八月这页,底色选用了蓝色系,因为暖色调在视觉感官上不如冷色调,能在高温中带给人清新感。”学生郝海宏说。
通过实战,这些小设计师们懂得了要当好一名设计师,要熟悉掌握的不止是设计本身——不同的机器,所能印刷的纸张各异,尺寸有别,在设计时甚至要考虑到印刷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纸张。可以说,通过台历设计和制作的整体流程,他们提前介入了真正的市场。
教师学生均为主角
台历的“爆红”,离不开李英伟的辅导。早在10年前,他已是行内的资深设计师——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设计奖项,作品也被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多所展馆收藏。
沉醉于设计的他,七年前偶然受邀去高校做讲座,让他发现自己对教书育人更感兴趣。也是这一年,他加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他的教学探索已结硕果。2018届艺术学院毕业生李媛颖,已有了自己的皮雕工作室。从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崭露头角,到在深圳皮雕艺术大赛全国巡回展等闯出名堂,李媛颖深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给她带来的全新蜕变。
“我们并不鼓励每个学生都去开公司、办企业,而是通过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思维训练与实践锻炼,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和创业历练,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长赵随民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角。”
本报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