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共享着农发行忻州市分行投放33亿元贷款支持的忻州城区路网、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便利和繁华时,该行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再谱新篇:秀容古城旅游扶贫开发项目11亿元贷款获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审批,并于2018年12月26日完成2亿元首笔投放。
在资本的支持下,这座千年古城将以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生活气息相交融的崭新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忻州古城秀容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总占地面积192公顷,至今已有1800年的悠久历史,因地域形如卧牛而素有“卧牛城”之称。
然而,随着时代更迭、岁月流逝,这座古城不断遭受着各种侵蚀,古城建筑破损、文化古迹损毁,街铺杂乱、民居拥挤、历史文化积淀流失殆尽,这成了当今忻州人的“伤痛”,也成了地方历届党委政府的“心结”。
随着农发行改革的推进和职能完善,使其信贷资金介入该项目成为可能。最终,忻州市政府将获得信贷支持、全面启动该项目的希望寄托在农发行身上。
2018年初,农发行忻州市分行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在成功投放10亿元“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支持秀容古城居民拆迁安置和土地征收补偿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古城的整体开发。
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该行领导一致认为:项目基本属于政策范围,项目收益加“财政兜底”的模式,使信贷风险可控,具备信贷介入的关键要素。该行随即向省分行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省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
在先后4次深入现场进行考察指导,完成了贷前调查评估,最终项目融资进度迅速推进,很快进入省分行审查审批程序。
好事多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务院第23号文件的出台关闭了政府举债“窗口”,“财政兜底”不复存在,原定的公司举债加“财政兜底”的信贷风险管控“双保险”模式被打破,使信贷风险防控增加了难度,而这一因素又是推进项目融资的关键所在,不可缺失,项目审批也因此受阻。
针对这种情况,忻州市分行积极与政府和项目单位多次沟通、研判,最终促成由项目举债单位忻州秀容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经营收益+母公司补贴为第一还款来源、其母公司自有资产和项目建成后形成的资产提供抵押担保相结合的风险管控模式。他们再度梳理相关项目资料重新上报,最终获得省分行审批,标志着忻州市分行探索在新的中央财政政策下金融风险防控新模式的成功。
记者了解到,“卧牛城”综合旅游开发项目设计总投资近14亿元,项目全面实施后将集书院论道、文创演艺、特色餐饮、休闲购物、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预计2019年7月投入运行,整体运营后可直接解决约3000人自主择业,其中半数以上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对忻州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具有深远意义。
秀容古城如今正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古楼上时而盘旋、时而栖息的燕雀在叽叽喳喳歌唱着美好的未来。事实上,于忻州而言,“卧牛城”的重建不仅承载着地方党政倾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宏伟蓝图,也承载着农发人服务乡村经济振兴的家国情怀。当卧牛城真正执牛耳之时,正是万千贫困人口奔向富裕生活的美好时代。
本报记者王蕾 通讯员王洋 戎伟正 李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