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新增种植黄芪300多亩,前两年种的黄芪也见了成效,捋了黄芪籽1000余斤,收入6万余元,村民们不仅能挣工资,合作社也助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1月12日,说起黄芪种植情况,乱岭关村支部书记兼中太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中太滔滔不绝。
乱岭关村位于浑源县沙圪坨镇东南山区,距镇政府驻地沙圪坨村5公里,紧傍303省道。全村现有人口165户、4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全村地域面积17250亩,其中耕地面积4602亩,宜芪荒坡7000余亩,农民收入以种地为主。
2016年,村两委依托本村宜芪荒坡的天然优势,引入资金成立中太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意愿村民入股,共同发展黄芪种植。目前,已有83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3户、边缘户70户,以现金或务工收入的方式入股,累计种植黄芪3600亩。
2018年,合作社投资45万元,购置飞片机、挑片机、洗片机、切片机、通风机、脱籽机各一台,利用村小学校旧址,修建了厂房、仓储库房,硬化了晾晒场地,建成了一座年加工能力约100吨的黄芪加工厂。许中太说:“加工厂启动后,进行黄芪初加工,延长产业链,可直接增加30多个就业岗位,并可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庄发展黄芪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稳定脱贫,长期受益。”
“自从开始种植黄芪后,我每年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去帮忙,每年增收六七千元不成问题。”贫困户李杰高兴地对记者说。
“忙时做自己的营生,闲时去合作社打点工,既能照顾到家,又可以每天赚个100多块钱,真不赖。”贫困户白胜金言语之中流露出了兴奋之情。
“达到黄芪采收年限后,平均亩产黄芪500公斤,每亩收入1万多元,赶上好行情,每亩年收入可达1.5万元,每亩去除2000多元的成本,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到时候,我们会拿出利润的20%为股民分红,合作社需要的工人也会增加。将来,合作社还将拿出一部分资金,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至少发放3000元的补贴,让全村共享发展红利。今年,我们计划利用荒坡推广山桃种植900亩,这种山桃两年即可收益,每亩收入至少1000元,是种植其它农作物的4倍左右,农民收入将会大幅度增加。”许中太信心满满地为村民们计算着“收入账”。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张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