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惠及长治老人

  在长治,有一所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保健、安宁疗护为一体的医疗养老机构,是该市首家大型公立医院承办的专业型医养结合机构,也是全省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已经运行一年半的时间了,结果如何?
  数九寒天,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就在这么一个冷天的下午6点多,记者来到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分院,进行深入采访。
  整合医疗、养老资源,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
  随着老龄群体日益壮大,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各地积极探索解决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据统计,长治市城区人口约42万,建档立卡人口30万,其中,65岁以上老人近3万,当地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2015年,根据国家深化医改新政策和医院发展状况,我们医院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12345’发展思路,将开展医养结合医疗模式作为办好四件实事之一,整合医疗、养老资源,率先在全市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于2016年6月,与长治县安馨养老康复中心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结合护理分院’,完全由我们医院统筹协调、运营。”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院区可开放床位300张,医护型200张,照护型100张,设置医疗专护区、生活照护区两大业务区。
  全院围绕对老人全方位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工作目标,坚持“长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创新开展“医养康护”全面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
  医院服务定位于医疗需求旺盛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实行“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全程机护”的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问题。
  “医养康护”全面融合,分类照护
  当记者来到这儿的餐厅时,老人们三三两两正聚在一起,有的坐在轮椅上在自己用餐,有的则需要在照护人员帮助下才能幸福地用好晚餐。
  记者近前一看,他们面前的吃食有大米、馒头、饼子等主食,菜系有豆腐、白菜等,有的还是有点特色的照护套餐,荤素搭配委实合理。
  “我们坚持‘健康养生、文化护养’的理念,制定分级分类专业照护套餐。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更有利。”该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这只是他们“医养康护”全面融合的一部分。在这里,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可以为该院提供医疗保障支撑。“我们这儿建立了‘2+1’无障碍循环转诊模式,即分院两大区和院本部相互之间随时转诊,从而实现急慢分治。小病、慢病不出分院,院内两区进行‘双向转诊’;危急重症转入长治市二院本部,实行院区间双向转诊。”该院的负责人介绍说,“这儿,救护车常在,一旦发生病情,五分钟可以到达二院本部。”
  同时,这儿的专业康复队伍可以对老人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功能训练和康复理疗,由医师、护师、康复训练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营养师、照护师、社工师、水疗师组成的专业照护团队可以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应用“自立支援”新理念,鼓励老人在可动范围内,利用现有的能力完成日常起居;照护人员结合老年人身体机理、老年心理学,用全方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老人进行贴心细致的护理。
  不仅如此,这儿还设立了医护区和照护区,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和实际服务,动态管理医养结合服务路径,积极探索分类服务。对于疾病导致的独立生活能力受损,服务路径为“诊疗康复+长期照护”;对高龄导致的身心功能的障碍或不足,服务路径为“长期照护+慢病管理”。
  为了让照护更加规范,该院让健康评估小组结合老人体检报告并参照国内外综合健康评估测量工具,对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健康评估、专科评估和动态评估。借鉴国内外评估资料,形成“长治市二院医养结合的老人综合评估量表”,据评估结果再分成7个不同的照护级别。
  互联网+,助力养老
  借助先进技术,助力养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该院在院内设健康小屋,采集住养老人各项数据资料,由医院本部专家教授协助诊疗;同时,引进全方位、一体化O2O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PC端、照护人员手机APP端、家属手机APP端实现业务流程管理、老人健康服务管理、移动评估护理、家属关爱等,使养老服务更精准、细致、实时、透明,搭建了机构和入住者、入住家属的无障碍沟通渠道,方便家属随时随地观察入住老人的生活状况,全方位提升入住者舒适度和入住者家属的满意度。
  同时,借助互联网+,该院实施走出去战略。
  “为充分利用资源,我院与山西喜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智慧‘居家养老’事业达成意向,搭建‘医养协作联盟’。”该院负责人介绍说,“同时,还举办了城区英雄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以社区为依托,拓展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的‘日间照料’和‘喘息’服务。”该院负责人说。
  通过这些模式,该院拓展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让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通过签约家庭医生,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联动新模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20期

  • 第2019-01-19期

  • 第2019-01-18期

  • 第2019-01-17期

  • 第2019-01-16期

  • 第2019-01-15期

  • 第2019-01-14期

  • 第2019-01-13期

  • 第2019-01-12期

  • 第2019-01-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