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 我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速览

  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35080件,执结125057件,执行案件结案率达到92.5%,排全国第四位。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全省法院首次执行案件的实际执结率从40.72%上升至61.55%,执行完毕率从28.51%上升至34.94%,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率从50.18%下降至29.88%,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从68.08%上升至83.38%,结案平均用时从230.71天/件缩短至125.3天/件;恢复执行案件执行完毕率从46.24%上升至59.94%。
  2018年,全省法院执行办案质效13项重点指标在全国排前15名的有6项,执行办案工作呈现出各项质效指标明显进步、全国位次明显提升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决心与力度

  2018年,省高院与各中院签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责任状》,先后19次组织召开全省法院执行攻坚动员会、工作部署推进会、院长局长月例会、视频调度会,分析攻坚形势,部署攻坚任务,开展巡回蹲点督导。
  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省高院连续召开全省法院巡查反馈整改会、验收督导约谈会,分三批对全省21家法院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对26家法院进行督导约谈,促进了执行攻坚工作力度和各项职责任务有效落实,攻克了一大批久执未结案件、腾退房屋场地案件、涉民生案件和小标的案件,打出了执行攻坚声势。
  据介绍,全省法院移送涉嫌拒执犯罪581案、当事人提起自诉95案,宣判构成拒执犯罪164案;对16.1万名被执行人发布限制消费令,将5.3万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黑名单”,并推送至“信用山西”联合惩戒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惩戒。

关键词:线上与线下

  2018年以来,各级法院所有执行办案活动,全部纳入统一的执行办案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坚决落实执行行为、案卷卷宗、系统录入“三统一”、线上线下办案“两同步”。
  据了解,执行办案网络查控系统与全国3900多家银行联通,接入全省18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银行存款的网上查询、冻结、扣划功能。网上查控内容拓展覆盖到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工商、不动产、车辆、证券、金融理财产品、网络资金等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一网打尽”“一键查控”。同时,还部署上线执行案款“一案一账号”管理系统,为每个案件每个当事人配置专属账号,实现了执行案款收发动态全程留痕。
  此外,全面部署推进财产处置网上拍卖,全省法院累计实施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量1578件,成交额33.67亿元,标的物成交率38.05%,溢价率145.8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02亿元,有效破解了传统拍卖财产评估处置慢、廉政风险高等问题,全省法院执行办案网络司法拍卖违纪违法“零投诉”。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

  2018年,省高院积极推进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
  比如,将执行异议之诉审理职能交由专门审判庭承担,形成对执行实施权的有效制约。在案件量较大的法院,探索推行执行业务分段集约工作模式,由执行指挥中心对执行案件集中进行财产统查,实施简案速办、繁简分流,有效克服“过去一人包案到底”的漏洞弊端。推广实行员额法官为主导的执行团队办案模式,加强执行员额法官和执行辅助人员配备,彻底改变了以往一些基层法院执行局没有一名员额法官、甚至没有执行局长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借助社会力量破解执行难题,探索采取发放律师调查令、悬赏执行、审计调查等形式,加大执行搜查、限制出境等措施运用,不断拓展法院查人找物的方法手段。
  2018年,全省法院共恢复执行案件21974件,执行到位金额101.6亿元;与2016年相比,恢复执行案件数量增长7.3倍,执行到位金额增长5.4倍。
  此外,省高院还同省人保财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执行保全、救助、悬赏、司法评估拍卖、执行干警履职保险等业务开展合作。
  2018年,全省法院共发放司法救助金1705.8万元,惠及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1173人。

本报记者 雷清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21期

  • 第2019-01-20期

  • 第2019-01-19期

  • 第2019-01-18期

  • 第2019-01-17期

  • 第2019-01-16期

  • 第2019-01-15期

  • 第2019-01-14期

  • 第2019-01-13期

  • 第2019-01-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