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冬闲”的红火“搅热”寒冬

  • 利用冬闲时间编织致富梦。 本报记者 张云 摄

  •   “庄户人不用问,别人种甚咱种甚。”垣曲县华峰乡东寨村的杨小军道出了他的感慨和教训,前几年因为跟风种植,也不懂得种植技术,导致年年辛苦投入打了水漂。通过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后,知道了植物也和人一样,需要提防病害,有病得对症下药。如今,按学到的知识去做,收入实现逐年增加。
      “围着桌子打扑克、沿着大街到处逛、草垛旁边晒太阳、热乎炕头做梦香”。这曾是一些乡村农民冬闲时节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些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冬日“富脑”的繁忙景象。从2018年12月上旬至2019年2月下旬,我省将培训100万名农村干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当前,我省百万农民“提素质、强本领、促振兴”冬季培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坐在“炕头”编织致富梦

      “我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通过参加培训活动以后,我们掌握了串珠、编花的工艺技能,老师不仅给我们提供原材料,还与我们签订了回购产品订单,让我们在家通过制作串珠、编花等就能为家庭增加收入。”今年55岁的康秀梅是岚县东村镇康井洼村的贫困户。
      她说,去年12月17日,岚县总工会携手四姐编艺专业合作社走进康井洼村,对在家妇女进行手工编织、面塑制作技能培训。培训现场,授课老师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向学员们详细传授如何编织各种手工艺品,如串珠花瓶、十二生肖摆件和花色的搭配技巧等。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为学员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确保每位学员在学习中听懂、学会。
      培训结束后,四姐编艺专业合作社还与该村有意愿从事手工编织的学员签订合同,由合作社免费提供所需编织的材料,编织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和销售,使参加编织的人从纯消费者的身份转化为制作者。
      “这样的技能培训多办些,让我们真正学到本事,非常实用!”康秀梅高兴地说。就在几天前,几位编艺爱好者还来到她家,共同研究编织的新花样。
      近些年来,不少巧妇发展“炕头经济”,利用冬季去挣文化钱。据介绍,该县今后还将举办类似的手工技能培训,让那些姐妹们不出家门也能挣到钱,为今后创业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民冬闲“充电”忙

      “短暂的培训擦肩而过!这13天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乘车、一起观摩,不但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开阔了眼界,引进了项目,而且我们以核桃产业结缘,相互之间增添了情谊……”这是垣曲县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核桃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学员于水龙的学习心得体会。来自该县陈堡、胡村、东寨等10余个行政村的50名农民学员收获满满,对本期培训班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赞不绝口。
      在历时13天的培训期间,垣曲县农委负责人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意义发表主旨演讲,并且对核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专题辅导。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教授做了核桃树整形修剪与土、水、肥管理专业知识辅导讲座。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办班质量,培训班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组织全体学员集体参观考察了运城市果博会垣曲县推介会,深入核桃深加工中小企业,现场参观产品展示,既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又扩大了学员的知识面。培训班还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位教授,分别就青皮核桃的储存、核桃深加工等专业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这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垣曲县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申俊杰介绍,这次办班始终围绕“四强三不”的原则,即: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借鉴性强、实用性强,不走形式、不走过程、不落俗套,培训班办出了效果。

    百万农民接受培训

      2018年12月19日,长治市举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能手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该市良种推广站的常素红获得一等奖。长治市农委以此次教学能手大赛为契机,有计划地、持续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让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以专业的情怀、责任和行动,带动年轻一代农技人员的成长。为农村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业技能人才,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从2018年12月上旬至2019年2月下旬,我省将培训100万名农村干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升全省农业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职业素养和生产技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此次培训活动按照“条块结合、分工负责、以县为主”的原则,省级抓示范、市级抓调训、县级抓全员、部门抓系统,分级、分类、分部门、分专题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特色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就业创业实用技能等。
      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确设置培训课程。为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对各类参训人员培训情况和学习效果组织考试考核,还为参加培训合格的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

    本报记者 张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23期

    • 第2019-01-22期

    • 第2019-01-21期

    • 第2019-01-20期

    • 第2019-01-19期

    • 第2019-01-18期

    • 第2019-01-17期

    • 第2019-01-16期

    • 第2019-01-15期

    • 第2019-0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