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综改示范区唐槐园区大昌南路中段。
望着眼前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安国斌踌躇满志,这里正在建设的是太原首个可进行产权分割并可办理不动产证的总部集群园区项目——安泰信科技产业园。一俟建成,肇始于1992年春天起的那个关于“根”的故事将梦想成真。
“安氏品质”开启事业
1992年,安国斌下海了。
此前的他,在命运多舛的人生路上,已经留下了一串串奋斗的足迹:从一个出身不好的农村娃上了学,从一家军工企业到考公务员,再到结婚,再到下海。
安国斌很幸运,后来,他戏称自己“没打过一天工”,起手就是老板。最开始,他碰到大单位有一些小工程,便叫了几个同厂的朋友,很轻松地完成了。对方直呼“质量硬得很”,由此树立了“安氏品质”。
1995年,安国斌注册了公司,当时计算机正在普及,他也赶上了山西通信系统更换程控交换机的机会,遂一头扎进了通信系统领域。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他又相继成立了装潢、物业和铁塔公司。
这个阶段,安国斌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的前方,似乎就是两个字:成功。
民营企业发展之“鲠”
或许是天生的危机感,还是多年的经历?安国斌心底始终有一处硬伤,如鲠在喉。
这根“鲠”,就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却始终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在商海中拼搏多年,从一家公司变成四家,基本上没有受挫过。但多年下来,也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弊病,他都看到了、经历了、感受了,这正是他“难受”的地方。
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也做了不少,但许多时候“切不中企业所需”。民营企业寿命短,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资产。如果有了这个地方,有了这笔“资产”,企业不愿走了,也就能真正安心地留在山西了。
“企业家都有一份情怀,总想着奋斗能有一个结果,我自己也是这个诉求。”安国斌的话让人动容。
建给民企的“家”
安国斌不再为一个人奋斗了,他开始为像自己一样的山西民营企业家们谋划。
他想纯粹用市场行为来运作,成立一个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这个基地的最大特点,即是中小民营企业实现其梦想的载体,也肩负着山西综合改革示范的责任;同时,每一户有资格入住的企业都具有自己的不动产权。这样,企业一经入住,就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和使命,就有着属于自己的保值增值的产业,同时也具备资金融通的特性,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硬实力。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怀揣着安国斌26年梦想的山西安泰信科技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了。
园区位于太榆同城化中轴线,占据综改区核心区域的地缘性优势。定位引入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六大服务平台,拥有七位一体的价值体系。总占地约130亩,总建约15万平米,绿化率达到30%以上,规划建设30余栋标准厂房,同时建有约3.5万平米的综合配套楼。厂房定位智慧空间理念、“厂+办”的功能模式,园区引入通信科技、安防科技、精密制造、高端软件、综合中试五大主导产业,同时也可满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入驻需求。
在安国斌的勾勒中,安泰信必将成为企业家的创业乐园。“有恒产者有恒心”,企业家们的心稳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留下来安心发展,山西的转型综改大业才有了最扎实的根基。
作为山西综改区的新名片,安国斌确实是踌躇满志。
本报记者郭强 欧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