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万柏林区坚持以“五大行动”为统领,以建设“四大片区”为抓手,以实施“三化工程”为载体,奋力谱写出文明开放富裕美丽万柏林建设新篇章。
一年来,万柏林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2018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7.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4亿元,同比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为全面展示万柏林区文明开放富裕美丽新形象,本报特开辟此专版,以飨读者。
转型篇
打造四大片区 开拓发展空间
西铭文旅小镇是万柏林区首个签约的城边村项目,将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推动“产、城、人、文”的融合发展。
这只是万柏林区“四大片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18年,万柏林的发展空间逐步从城中村转向城边村,“四大片区”的建设就是要将城边村改造腾挪出的空间作为吸纳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项目的新平台。
为此,万柏林区在东社片区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区”。通过充分发挥东社片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抢抓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机遇,整合利用西山石膏矿、东社城边村整村拆除腾退土地资源,依托太重、晋西、汾机、中车等国企品牌效应,把目光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和大数据产业。
在白家庄(杜儿坪)片区打造“生态修复样板区”。按照“生态修复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原则,结合西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恢复采煤沉陷区生态原貌。依托西山煤电,打造全国性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项目,重点引入煤炭生产上下游高端产业链项目,把白家庄(杜儿坪)片区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修复样板区。在西铭(化客头、王封)片区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区”。通过与万科签约打造集度假、休闲、购物、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文旅小镇”,为全市城边村改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提振城边村改造信心,同时带动万柏林区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在神堂沟片区打造“温泉休闲度假区”。通过做好神堂沟温泉休闲度假区整体规划,深度开发龙泉寺佛教文化园、长风城郊森林公园,改造1.53公里的神堂沟连接工程。改变神堂沟地区温泉单一疗养的物化模式,引进水幕电影、激光动漫等高科技新型娱乐项目,将神堂沟片区打造成为集温泉、康养、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创意于一体的高端、高档、高雅的特色品牌“温泉小镇”。
项目篇
改造传统行业 发展新兴产业
2018年,万柏林区坚持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补短板必须补项目,以“转型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把项目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为全区项目建设谋篇布局。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项目建设涉及产业转型、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已完成投资两百余亿元。
“老锅灶”做出“新饭菜”。2018年,万柏林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服务企业精神,继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协调帮助太重、中车、国控、晋西、汾机、西山煤电等企业提质增效,重点扶持中车城轨修造基地、晋西轨道交通、国控创业大厦、太重智能风电等转型发展项目,壮大国企品牌效应,发挥好产业集聚优势,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释放“新活力”。
2018年6月1日,万柏林区转型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举行。签约仪式上,该区与合作企业现场签订6个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不仅涉及文旅、双创等多个内容,还为该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如此,万柏林区还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支持西山煤电建设煤炭行业信息化产业中心,打造全国煤炭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项目,大力扶持3D打印增材制造、中国电科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智能灭火装置、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该区。
与此同时,2018年,万柏林区还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华润万象城的开业,让该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此为标志,万柏林区还加快推进远大购物广场、信达国际金融中心、新城吾悦国际广场、公元时代城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标准高、配套好、品质优的城市综合体,吸引一批行业总部、区域总部、商贸总部,壮大一批新的城市商圈、特色街区,形成集成化高、创新性强、富有活力的“金融带”和“商业圈”,把万柏林发展成为太原市新型商务商贸中心。
创城篇
实施三化工程 创建文明城区
2018年3月9日,万柏林区召开实施“美化、靓化、精细化”工程工作动员会,旨在全区掀起“三化”工程整治热潮,最终实现主干道路亮丽美观、小街小巷布局合理、居民小区干净整洁、河道水域清畅无阻,让城市更有序、更靓丽、更干净。
通过实施城市美化工程,万柏林区对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综合治理。对破损的次支道路、人行便道进行改造、维修、硬化,对有碍观瞻的陈旧、破损广告牌匾进行拆除改造,对违章建筑依法予以拆除,实现设施完好、道路畅通。启动建设东社公园,完成5个游园和5个街头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量,美化街景。推进公厕革命、垃圾分类、垃圾中转站建设,新改扩建公厕20座。
通过实施城市街区靓化工程,万柏林区加强景观设计,注重建筑物、街道立面、城市色彩的协调优美。重点打造漪汾街、迎泽西大街、西矿街、南内环西街、长风西街、和平路、千峰路、新晋祠路、滨河西路五街四路主要道路街景。完善城区主要路口亮化设施,实施“三河”快速路及桥梁亮化工程,改造部分道路和居民小区照明设施。规范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等设施,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开展城市立面靓化工程,确保“地面干净、立面整洁、空间美观、规范有序”。
通过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工程,以“二青会”召开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重点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城市乱象。规范便民市场管理,疏堵结合整治占道经营、占道洗车修车等城市污垢,创建标准化示范街巷。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整治,科学设置信号标识,合理规划建设停车泊位,改善交通堵塞节点。运用高科技、大数据手段,探索建立智慧交通与城市管理相互融合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城改篇
坚持改造提升 推动融合发展
2018年,万柏林区率先在全市告别城中村,全区27个城中村全部完成整村拆除。与此同时,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城边村改造提升工作,15个城边村10个完成整村拆除,拆除各类建筑84.3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移民搬迁工作,5个乡街27个受灾害影响的农村2万余人得到整体安置;西山石膏矿、神堂沟药厂砖厂等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九院小区廉租房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基本实现工业矿区到现代城区的转变。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造西中环等71条主次干道及小街巷,基本形成了“六纵六横”主干路网;完成69个行政村、755公里的街巷硬化任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三河”快速化改造等城市路网不断延伸,城区水电气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
2018年,万柏林区还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连片改造、工程联动”原则,成立棚户区改造公司,公司化运作,集中连片改造。重点完成东社石膏厂、神堂沟砖厂药厂、东社西站、山纺片区等棚户区改造任务,全力解决低收入群体和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彻底消除棚户区私搭乱建城市顽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完成“三河”快速化改造收尾工程,全力支持地铁线路建设、滨体中心等“二青会”场馆建设。逐步完善城市路网、畅通微循环,关注老百姓出行方便的背街小巷。推进化堡线养护、杜关线危桥改造等“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伸城市空间。
随着这几年城中村改造力度的加大,万柏林区越来越多的城中村一改往日破败的景象,变身为高端住宅、商业区。与此同时,改造后的小区都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公共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生态篇
加大污染防治 巩固生态成果
2018年,万柏林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污染防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落实。
在污染防治方面,万柏林区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线,统筹推进燃煤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严查载重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精准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错峰运输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推进西山渣土场和西山煤矿煤矸石综合治理,加强渣土运输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实现“六个百分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切实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保持PM2.5浓度值全市最低,保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深化水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控源头、保清流”专项行动,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推进“三河”河道清淤疏浚治理等重点工程。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让万柏林区天更蓝、水更清、土壤更洁净!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万柏林区把农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清理村庄周围、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庭前院后的垃圾,清理畜禽粪污,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和清理物堆、料堆,查处和打击非法倾倒、堆置工业固体废物的违法行为,整治秸秆无序放置和焚烧,整治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强化农村两委主体责任,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长效化、制度化。
在巩固山区生态绿化成果方面,万柏林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继续巩固生态绿化成果,完成提档造林1万亩,私挖乱采点绿化全覆盖,推动狼坡狮子崖、王封“一线天”等景区绿化升级,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落实生态管控制度,实施重点生态景区道路绿化管护、未成林地抚育管护、天保森林管护工程,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做好森林资源的“守护人”。
民生篇
夯实民生基础 发展民生事业
2018年,万柏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量力而行,全力而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发展民生事业,万柏林区通过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优化布局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开城街学校、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等6个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优质中学教育,持续保持中考成绩10县区名列前茅。
万柏林区通过发挥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深化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组建以独立法人为核心的医疗集团,推动分级诊疗,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推动优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就医环境。
织牢社会保障网。万柏林区通过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健全养老、医疗保险、住房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提标政策。完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加大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扎实做好对口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困难救助,积极落实采煤沉陷区九院小区困难群众帮扶政策,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发挥好社会保障的民生托底作用。
夯实基层基础。万柏林区通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务公开,巩固基层基础。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完成铝厂、竹杏等18个社区养老中心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续建项目,扩建滨河、理工大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个区级养老院,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承接好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加快化解国企历史包袱,积极有序推进65家国企、14.8万户职工家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