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专题新闻

文化晋中 最美风景

  从组成“文艺轻骑兵”宣讲团到与新媒介相融合推出“一起学习吧”,理论宣传气象一新;从狠抓文明城市创建到“最美晋中人”评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从“爱上晋中”系列主题宣传“大餐”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品牌文化活动,文化晋中赢得世界喝彩……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晋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任务、锐意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亮点纷呈,为该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激发了强大奋进力量。

党的政策落地生根

  “党和政府真英明,心系百姓搞脱贫……”在晋中市榆社县学府社区,左权盲人演唱队一曲直白质朴的原创歌曲《十九大精神暖人心》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原来,这正是晋中市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演出的现场,榆社县学府社区居民张娟激动地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老百姓不但喜欢看,而且记得牢。”
  将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节目组合起来进行巡演,通过生动活泼的表演,真正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是理论和文艺相结合的一次积极探索。晋中市的这一实践探索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称赞和肯定。
  理论要走近群众身边,才能走进百姓心里。2018年,晋中市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开展各类宣讲7312场。扎实推进高校“百千万”师生面对面行动,组织文艺骨干人才编创文艺节目170余件,组成“文艺轻骑兵”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演出870余场,受众达100多万人次。“学习十九大共筑中国梦”百日百题活动,定点推送短信22万条;与新媒介相融合推出的“一起学习吧”,制作理论宣传动漫短片34集……这些新形式、新渠道的宣讲活动,让党的政策在晋中大地上落地生根,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宣传战线掀起一股“新风”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晋中人,我在微博上十分关注‘晋中发布’官微发布的信息,时不时还在‘晋中·历史天空中的璀璨群星’等一些和晋中有关的微博话题中发帖互动。”在晋中学院读书的“00后”年轻人小于告诉记者,虽然和长辈们采用的方式不同,但对家乡时时刻刻的关注之情却一点没变。
  要吸引住像小于这样的年轻人的目光,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2018年,晋中宣传战线掀起了一股“新风”。
  融媒体建设步伐加快,晋中电视台已基本实现融媒体“PC端+微信+APP客户端”三端联动发稿;县级媒体融合工作全面提速,首批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晋中发布”政务微博升级改版工作全面完成,部分微博话题点击阅读量达430余万次。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首届农博会等重大宣传的精心策划,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地展现了晋中巨变。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继去年评选十大系列一百名最美晋中人之后,在该市再掀争做“最美”热潮。他们组织开展了2018年十大系列“最美晋中人”评选活动,推选各类候选人204名。网络投票评选阶段,参与网民达177万人次,累计投票3556.17万票,“最美的风景”再一次扮靓了晋中大地。

文化晋中赢得世界喝彩

  晋中历来是我省充分受到三晋文化滋养的艺术胜地。2018年,文学家、艺术家们依然在用高涨的创作热情见证伟大时代。
  左权歌舞剧《太行奶娘》成为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荐剧目,《焦裕禄》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电影《警界无声》《血色西峪》《好人常慧珍》在央视6套播出。电视剧乔家大院第二部《诚忠堂》在央视八套播出,《平遥人家》《昔阳好人》《风雪漫过太行》完成拍摄。新编剧目《王家大院》《打虎记》《暖冬》《第一书记日记》《壮志酬》《花开百雁坡》等相继亮相,深受观众喜爱。
  “全民文化活动季”、“十台大戏闹新春”、“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等一批文化活动品牌,更是让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仅2018年‘两节’期间,全市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56项,覆盖群众达800余万人次。文化晋中建设可谓盛况空前。”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秀红告诉记者。
  来自晋中的文化气息不仅影响着本地百姓,更让省内外乃至国际游客感受到了晋中魅力。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成功举办“爱上晋中·牵手深圳”文旅推介暨招商宣传周活动。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7个,总金额385.75亿元,在珠三角地区掀起了一股股的“晋中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灵石国家版画双年展、和顺牛郎织女文化节、介休寒食清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在持续提升晋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8年晋中全年共接待游客98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3.9亿元。海外游客、创汇、国内游客、国内收入、总收入五项指标绝对值排名均为全省第一,提前两年实现文化旅游的千亿产业目标。

本报记者 郝光明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03期

  • 第2019-02-02期

  • 第2019-02-01期

  • 第2019-01-31期

  • 第2019-01-30期

  • 第2019-01-29期

  • 第2019-01-28期

  • 第2019-01-27期

  • 第2019-01-26期

  • 第2019-0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