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大年里的急诊科

  2月4日,年三十,路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拥堵,街边上灯笼高挂,行人笑脸洋溢,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息,千家万户都在准备倒计时步入农历新年。而此时,山西大医院急诊科仍旧忙碌如常。这里,没有张灯结彩,更没有“年味”上桌,有的是近一百名奋战于一线的急诊科医护工作者和亟待救治的患者,还有陪同焦灼等待的家属。
  傍晚时分,年近七旬的古交成老太被家属急匆匆送进急诊科,由于腹痛几近休克,急诊科全力进行诊断和排查,争分夺秒寻找腹痛的真正原因。“在家疼了好几天了,间歇性的,今天剧烈疼痛,送我们古交医院,医生建议转省城,于是我们第一时间就来山西大医院急诊了”。
  经过检查,确诊成老太为子宫穿孔,并伴有脓毒性休克、腹腔积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多项综合征,如果不尽快实施手术,将有生命危险!急诊科随即联系普外科、妇产科当班医生,在大年初一凌晨,由妇产科主任吴素慧主刀,为成老太成功实施了子宫切除术,术后转入大医院ICU,目前情况稳定,正在进一步恢复当中。
  大年初一,急诊抢救室一如既往地繁忙,唯一稍有变化的是,病人更多了,和平时一样,这里也没有过年的气息。迎面而来的是满床的病人、高高低低摆放着的心电监护仪、此起彼伏的仪器报警声音;医生和家属的交谈充斥耳边,伴随着部分家属低落的抽泣声。家住晋中的陈大娘当地诊断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胸部CT可见双肺实变影明显增多,呈“白肺”改变,血气提示I型呼吸衰竭,PO2只有48mmHg。家属哭泣地说:“医生,我们那里的医生说治不了了,你帮帮忙治一下吧!”可对于流感肆虐的季节,这种病原不明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普通细菌感染、病毒都有可能,没有住院的窘境下,暂时在急诊室治疗是这位患者唯一可选择的办法!面对呼吸急促,情况极其不稳定的陈大娘,急诊科全力实施抢救,经过三天的治疗,目前转至ICU,病情比较稳定,家属特别感谢急诊科,是他们的不放弃,使陈大娘挺过了年里最危险的时刻。
  大年初二,该院挂号总数为286人,送住院人数达到50人,抢救室36人。
  大年初三晚上,抢救室又迎来新一轮高潮,有胆管结石的、心衰的、呼吸困难的3个病人,面对抢救室没床的现状和被四处碰壁辗转来到大医院的急救病人,急诊科的当班人员内心是十分纠结的。
  “看着满脸无奈着急的病人家属,我们心里特别难受,只能耐心地和病人家属解释:因为目前床位已达饱和状态只能耐心等待,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尽快安排。”当班医生何彦龙这样说道。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的接诊,科主任闫新明和护士长昝红艳早早地就做好了部署安排,“尽最大努力让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是急诊科坚守的原则。”闫新明如是说。
  至大年初五,春节期间,该院急诊总共挂号人数达到147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3.9%,抢救167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7.5%,留观25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0.2%人,输液118人,去年同期增长翻倍以上,急诊收住院234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6.4%。
  在这里,还有一群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各科室的值班医生。就在救治陈大娘的时候,一旁心内科医生也正在给心梗患者讲述急诊PCI的相关事项,此时他在年三十晚上已经做了5个心梗患者手术了。面对病人家属的期望、病人的健康,他依然坚持着;神经内科的李新毅主任,到山西大医院工作已有八个年头,没有一个大年三十是和家人一起过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医院和患者……

本报首席记者贠娟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15期

  • 第2019-02-14期

  • 第2019-02-13期

  • 第2019-02-12期

  • 第2019-02-04期

  • 第2019-02-03期

  • 第2019-02-02期

  • 第2019-02-01期

  • 第2019-01-31期

  • 第2019-01-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