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稚嫩的童音在新搬的楼房里回荡。虽然是寒假,但在易居苑小区却是书声琅琅。寻着声音,笔者敲开了易居苑小区住户刘茂生的家门。他热情地招呼我进屋,进入家中倍感暖意浓浓,房子不算很大,装修也简单,但从摆放得井井有条的家具和擦拭得纤尘不染的地板可以看出主人的用心。
40来岁的刘茂生住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这个安置区离县城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离小学也只有200米左右。“孩子上学方便多了,我在附近一家超市上班打零工,妻子在扶贫工厂工作,我们俩一个月最少也有3000块钱的收入,相信家里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在过去,刘茂生想都不敢想,那时候的苦日子就像大山,一座接一座。
刘茂生是来自河口乡风洞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里距离河口乡政府大约有十多公里的路程。虽说是十多公里,但全是崎岖的山路,每次出来都要几个小时。刘茂生在风洞沟村有田,每年靠着田地里的一点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特别是孩子上学难,“每天儿子要走很长的山路去河口乡,有时刮风下雨,孩子又小,看着真是心疼。”去年,根据县里的补助标准,只花了两万元左右就分到了这套79平方米的安置房。“我没想到能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在城里买下一套房子,而且布局合理、采光好,特别是小儿子上学更方便了,这得感谢县里对我们贫困户的帮助啊!”看着自己宽敞明亮的屋子,刘茂生满脸笑意。
“转到新学校,刚开始特别不习惯,但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关心我,特别是老师在我功课落下的时候,每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我另开小灶,辅导我的功课,我现在的成绩都提高了很多。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报答关心我的人。”刘茂生小儿子笑嘻嘻地告诉笔者。
(杜丽君 杨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