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白羊口村的低保户薛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刚出栏的9头野猪全部卖掉,还卖出好价钱,迎来了三年大翻身的好日子。薛海逢人就说:“多亏了省煤化所驻村工作队的帮忙,头上这顶贫困帽子马上就能摘啦……”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负责天镇县谷前堡镇张家庄村和白羊口村的驻村帮扶工作。帮扶工作队干实事、抓成效,精准帮扶频频“发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充分打好贫困村优势“资源牌”,通过“消费扶贫”,不断推动扶贫工作从单向受益转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双“显效”。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将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而着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了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会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大市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积极贡献。
今年,山西省委联席办倡导各驻村工作队“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推销农副产品,从关键处发力,用真情来帮扶。看着养殖野猪已经三年的低保户薛海因为一直找不到销路,也没有见到什么效益,山西煤化所充分发挥“消费扶贫”的工作经验,今年不单单帮助老薛销售野猪肉,还要帮助更多“薛海们”销售小米、绿豆、玉米面等农副产品。
白羊口村党支部书记高万瑞高兴地说:“感谢山西煤化所的‘消费扶贫’工作,这从根子上帮扶了白羊口村。希望今后能够扩大消费扶贫的品种和数量,助力白羊口村脱贫攻坚工作。”
为使消费扶贫正规化、常态化、制度化,高标准地做好消费扶贫工作,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驻村工作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他们积极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争取,成功注册“庄堡仁”商标,既畅通了市场流通渠道,又为今后天镇县贫困村的农副产品“名正言顺”地进驻大型超市“铺路架桥”。 (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