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发展经验表明,全球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制造业来支撑,国家的竞争能力也充分表现在制造业实力上,做强制造业成为必然选择。
  制造业强不强,主要看是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否占据中高附加值环节、是否拥有高质量和自主品牌产品。总之,一切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
  当前,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制造业还有较大差距。具体看,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加工型、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研发投入相对偏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无法有序对接,政策体系滞后与市场需求多变之间矛盾显现。
  对此,我省把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创新要素融入到制造业发展之中,聚力补齐短板。
  2018年,省经信委出台了《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推进127个创新项目。这一政策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到2018年底,我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从无到有,新创建试点中心1家、试点培育中心5家。今年,我省又提出聚焦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就必须实打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为此,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制造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力争新培育1户国家级、1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推动我省重点企业与中科院、C9等高水平院校对接合作,抢占先机,力争更多更好的项目在我省落地实施。推进我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研究生培养,力争再培育一批省级研究生创新中心,努力服务企业、产业的创新需求。
  培育行业创新平台,建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评价工作体系,积极开展第二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重点技术研发。实施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在工业化实验、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领域重点推进100项技术创新项目,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当这些措施一一得以落实,必将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腾飞的力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24期

  • 第2019-02-23期

  • 第2019-02-22期

  • 第2019-02-21期

  • 第2019-02-20期

  • 第2019-02-19期

  • 第2019-02-18期

  • 第2019-02-17期

  • 第2019-02-16期

  • 第2019-02-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