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画卷 徐徐展开
振兴旅游 美丽龙城邓平双 摄
工业强市 太原智造 索建设 摄
八河治理 宜居宜业 刘建琦 摄
旧城改造 民生改善 吴祥瑞 摄
交通建设 公路网红 张晓笛 摄
生态和谐 绿色太原 贺子毅 摄
本报太原2月25日(记者姚凡)日前,记者从太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获悉,2018年,太原市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新进步,向市民交出满意答卷。
据了解,2018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7%,固定资产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8%。其他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一年来,太原市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开展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转型项目投资772.6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3.4%。
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太原成为首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城市,在哥本哈根首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等国际平台介绍“太原经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至1926家、966家。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和10亿元人才发展资金,迁入各类人才及家属4万余人,新建院士工作站14个,引进两院院士10名。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编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和晋阳湖、西山、汾河等重点片区规划,在全省率先实施“五归合一”。
改革开放活力加快释放。综改示范区32条改革经验向全省复制推广。清徐经济开发区扩区、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获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国有土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通过国家验收。
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对口帮扶,投入1.45亿元实施惠民项目516个。持续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建成区绿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增加1.4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和1.88平方米。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新院区基本完工。
奋发有为,描绘2019年新蓝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太原市意义重大。
为此,太原市今年将全面贯彻中央、我省相关会议精神,在太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推动谱写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新篇章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打造六个产业集群
今年,太原市将推进阳煤太化尼龙66、银邦金属材料等项目建设,确保太钢高端碳纤维千吨级三期项目年底前完成设备调试,镍基合金二期项目年内开工,打造以太钢、阳煤太化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推进东杰智能装备、京丰电务等项目建设,确保明豪模具一期工程3月正式投产,加快推进二期建设,打造以太重、东杰、明豪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推动宝能整车项目和滴滴共享汽车产业园尽快开工建设,打造以比亚迪、江铃重汽、威马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
推进中车太原公司大养机械、城轨车辆造修、铁路重载造修等项目建设,支持晋西、智奇、太重轨道等企业提升车轴、高速轮对、齿轮箱及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打造以中车、晋西、太重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推进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二期、中电科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富士康、龙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抓住我省成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示范省的新机遇,推进飞机拆解基地项目建设,与中国商飞深度合作,积极引进国产大飞机完工中心,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实施城市“双修”战略
“城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更高起点、更高目标、更高层次绘好新时代‘太原画卷’!”
2019年,太原市将全力建设高品质城市,以崭新形象迎接二青盛会。其中,将创新手段与制度,打造功能完善、绿色智慧、管理科学的高品质城市。实施城市“双修”战略,围绕建设富有特色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太原都市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高起点编制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大城市框架,推动产城融合,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城市设计,着力打造重点片区,建设汾河活力轴、西山文化带,复兴府城历史风貌区,塑造城市新地标。
地铁2号线年内实现“轨通”“电通”,确保2020年底开通运营,加快1号、3号线前期工作,做好太原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进太焦铁路建设,尽快实现太原至郑州两小时交通圈,开展太原至绥德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加快东峰热源厂等项目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800万平方米。
交出群众满意民生答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在住房、入学等方面,太原人民将享受到更多民生福利。
2019年太原市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推动河湖水域环境持续好转。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打造河水清新明亮、景色美丽宜人、两岸绿树成荫的靓丽名片。
与此同时,今年太原市还将抓好五项重点教育工程: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使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5%;二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工程,着力化解“大班额”“择校热”难题;三是普通高中提升发展工程,积极推动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办学;四是职业教育整合发展工程,大力培育实用技能型人才;五高等教育提速发展工程,提高本科教育水平。
2019年,太原市还将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7月投入运行,人民医院一期10月建成。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继续加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新开工保障房5913套,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和分配,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培育租赁市场,规范住房开发企业、中介机构销售行为,简化、优化流程,解决房产证办证难问题。